第一百五十一章狼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数万入蜀队伍经过长度跋涉,终于穿过茫茫的蜀道进入了汉中地界。
    其中达官贵人们被李源接入蜀中安置在了各处。跟着逃难的平民大概万余人,几千户全放在了汉中。
    李源也让人言明,若有执意要去洛阳的,也是在汉中停下,沿着汉水,走西城去荆州地界,然后经由荆州转去豫州颍川,颍川就等于是洛阳的南大门了。
    话说的容易,路线也很明确,但是道路却不是那么好走的,即便是走水路也一样,需要长途跋涉,还要经过南阳郡。
    而现在的南阳郡一代可并不太平,大贼黄牛角趁着荆州大军北上勤王之际,纵横于荆楚到宛城之间,拥众数万,无人可制。就算平安过了南阳,伏牛山一带的山贼、盗匪也是多如牛毛。没有大军护卫,那是绝难通行的。
    所以入蜀的达官贵人,仔细思量之后便无人想要前往洛阳。
    而数百家官属亲眷之中,其实有大部分是李家的姻亲故旧和族人。
    其中就包括李源的姑母魏王妃一家,几个儿子的舅家,李源的表兄弟孤独家,女儿女婿一家,。
    此外还有辅国大将军段义弘、左仆射薛楚等人的家眷。
    至于李氏的兄弟族人就更多了。
    李源在将人都安顿下来之后还感叹,“高阳王真是高瞻远瞩啊。”
    毕竟贵戚们要是城破的时候在长安,那半个洛阳朝廷都得心怀不安,投鼠忌器。
    现在洛阳的贵人们,得知家眷被慕容颌放走,已经进入蜀中安顿,谁心里不得记得这个人情?
    就算他人没了,对他的后人也得多方照顾。
    看着家中其他人,和女儿女婿都到了蜀中,李源还是很高兴的。
    特别是几个同辈兄弟和一群晚辈,大量的故旧子弟。这些人可都是带着部曲来的。
    完全可以此为基础骨干,组建一支新军出来。
    李二的书信已经到了蜀中,提议蜀中出兵,他从陇右出兵配合、
    李源的回信是告诉老二,先不要轻举妄动,看看形势再说。并提醒他提防西北方向的凉州。
    并嘱咐他在陇右结交豪杰,以待天时。
    随后令侄子李怀真,李孝杰,外甥王翊,心腹刘文惠,刘思行,许世开等几人招兵买马。
    李三郎也没闲着,带着几十个被他折服的板蛮勇士前往南中,说是要招募蜀中本地蛮族,效仿诸葛武侯组建“无当飞军”。
    除了给李二回信,李源自然也是忘不了给李四写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叮嘱其不要轻举妄动之类的。行事要以稳为主。
    李源可能不够果决坚毅,但他的战略判断,包括看人,都是很准的。
    时间进入七月,李源的书信到达陇西不久,凉州都督、兰陵郡公萧卷,就直接接受了长安朝廷授予的官职。
    成为了,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雍凉军事、荆国公。
    此外,孤悬陇东的安定太守、豫章王慕容言庆也同时宣布归附长安朝廷。
    而长安朝廷也一直没闲着,先后将槐里、陈仓、散关灯战略要地收入囊中,关中全境已经落入其手。
    不过突然出现在河东郡的韦孝矩部还是惊了慕容盏一身冷汗。
    这一部骁果军连续击败了安邑和解良的守军,并且焚毁了不少渡船、粮草、辎重。
    慕容盏迅速把突厥骑兵派回了河东,想要把韦孝矩部消灭在中条山以北。
    但韦孝矩很是战略嗅觉也是非常敏锐,在得知关中失守之后,且慕容盏称帝之后,就知道河东不是久留之地,立即率军南渡黄河。回到陕县。
    早些时候,大将军娄居士率军猛攻潼关,听从段武臣的计策,将除了潼关主城外的子关、戍堡全部拿下了,主城关也岌岌可危。
    西军镇守潼关的是慕容盏的表弟宇文萧,悍勇无比,天生神力,且通晓军机谋略。
    向前就是他率领三千精锐从背后偷袭潼关主城得手,随后立即据守关城,对抗东军。
    在关城摇摇欲坠之际,宇文萧身披重甲,带领手下亲兵奋勇拼杀,手持长柄大刀,斜斩竖劈,挡者具裂,所过之处尸身鲜有完整的。
    硬是靠着己身的悍勇,坚守住了潼关主城,东军数次冲上关墙,最后都徒劳无功,损兵折将。
    段武臣甚至请命亲自率军攀城,却被娄居士制止了。
    而宇文萧则坚持到了其父宇文成业率援军赶到。
    娄居士见到宇文涉率援军赶来,立即收兵,毫不犹豫率军退往弘农。
    失了先机之后,对方还有关城在手,这仗就没法打了。
    娄居士的选择是对的,宇文涉能率军赶来也就说明关中已经易主。而他率领的中军精锐,是洛阳朝廷的所能直接掌控为数不多的军队,若是在出什么变故,那就洛阳朝廷可就要彻底玩完了。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支中军精锐,多数是关中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