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命所归之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荆州,隆中。
    须发皆白的司马徽看着窗边抬头观星的少年,不由得摇头道:
    “孔明,这个时候还不睡觉?”
    诸葛亮转过头来,手指天边一颗光彩夺目的星辰,疑惑道:
    “先生,这莫非就是书中所记载的帝王之星?”
    按理来说,诸葛亮还没有到取字的年纪。
    但其叔父诸葛玄认为,诸葛亮天资聪慧,有非凡之才,便在其八岁那年为其取字,并送至水镜先生司马徽处学习。
    而诸葛亮在司马徽这里也确实展现出了非比寻常的资质。
    仅仅用了五年时间,便能够遍览司马徽的全部藏书,且将其融会贯通。
    司马徽看着眼前学生,心中甚是满意。
    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诸葛亮口中所说的帝星,不由得眉头紧皱。
    “奇怪,先前我也曾推演天命。
    当时仅有三颗帝星,如今怎么会多出一颗来?
    这颗多出来的帝星,其光芒竟然远超其余三颗,真是奇怪。”
    司马徽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伸出手来仔细推算。
    “上党刘牧,皇室之后?
    未曾听闻当今汉室还有如此人物,着实奇怪。”
    听到自家先生在一旁喃喃自语,诸葛亮有些不解道:
    “先生,帝星之势不是天命所归吗?如何会有后天而成一说?”
    还没等司马徽回答,一只洁白如雪的信鸽便突然出现在床边,其爪处还绑有一小卷密信。
    诸葛家作为当世名门,势力自然是不容小觑。
    即便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在荆州求学,可家族密信仍旧会不时传来。
    其中除了关照诸葛亮的近况外,更多的便是汇报天下时事。
    毕竟如今天下乃是百年不遇乱世,他们这些传承已久的世家,更害怕家族传承会在乱世之中不保。
    而诸葛亮作为下一届诸葛家的掌舵人,除了在隆中跟随水镜先生学习外,也必须要经常接触天下时事,以此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
    当然,像这种世家大族,是坚决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
    除却诸葛亮之外,诸葛瑾与诸葛诞同样也是在外历练,当作下任家主的候选。
    待到他们三人学成之日,便会像荀家一样,分散前往不同诸侯手下任职。
    这样一来,不管是谁最后问鼎中原,他们都能凭此而保证家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至于袁家,则是与众不同。
    毕竟他们的后人袁绍与袁术凭借家族雄厚的资本,直接自立为一方诸侯,根本无须依靠他人。
    乱世如局,如今其余诸侯皆已落子。
    只有诸葛家,因为诸葛亮几个后人实在年幼,仍旧未曾出仕。
    诸葛亮将手中密信团成一团,扔在一边。
    “恐怕又是家主那边来催促我尽快投效一方诸侯。
    只是如今天下诸侯不少,但具备帝王之姿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东郡曹操,虽有帝王之姿,但如今羽翼未丰,且已经被荀家荀彧捷足先登;
    冀州袁绍,本就是袁家所扶持的,我诸葛家若是栖身于他地,恐怕不日之后便会被蚕食殆尽;
    江东孙坚,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却怎奈其贪图玉玺,恐怕不久之后便会因此丧命。”
    司马徽捡起诸葛亮随手丢下的密信,说道:
    “那孔明的意思是,当今天下诸侯中,竟没有一人能够让你辅佐?”
    司马徽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中密信,扫视了一眼之后,神色剧变。
    “原来此人便是刘牧!”
    听到刘牧二字,诸葛亮顿时来了兴趣,连忙接过密信。
    “雁门关外,刘牧麾下八千铁浮屠全歼匈奴两万骑兵;
    兵不血刃拿下上党郡,斩首张扬;
    修书智退马腾大军;
    幽州之战千里驰援公孙瓒,斩将颜良文丑。”
    随着有关刘牧的这些事情念出,诸葛亮心中对于刘牧这个人愈发好奇起来。
    如此大才的诸侯,自己先前怎么闻所未闻?
    “先生,这刘牧便是近日来帝星所对应之人?
    如此看来,此人必是天命所归之人!”
    诸葛亮啧声道:
    “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刘牧的这颗帝星倒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加入如今斗柄西垂,汉室将倾。
    先生,这刘牧未来的实力不容小觑。”
    看着诸葛亮眼神中的坚毅,司马徽知道,自己这个心高气傲的学生,恐怕找到了自己要辅佐的对象。
    只是如今诸葛亮年纪尚小,纵然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司马徽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诸葛亮将自己老师的担忧看在眼中,说道:
    “老师尽管放心,亮虽觉得那刘牧不凡,但若是想要我真心辅佐,仅凭这些还是远远不够。”
    诸葛亮顿了顿,继续道:
    “老师,学生如今已然学成。
    只是书中的军事策论还需学生出仕实践,不然的话,便恐是纸上谈兵的腐儒罢了。
    这刘牧如今未曾被其余世家下注,且已雄踞幽并二州,势力雄厚。
    学生恳请能够出师,前往其地,看察一番此人究竟值不值得亮辅佐。”
    司马徽似乎早就料到了诸葛亮会如此说,在思索片刻之后,开口道:
    “孔明你早就可以出师了,如今我已教无可教。
    只是你家族与叔父那边,怕是不会就此放任你离去。”
    诸葛世家原本给诸葛亮安排投效的诸侯是徐州陶谦。
    毕竟陶谦仁爱之称早已声名远扬,再加上诸葛世家本就地处徐州。
    若是诸葛世家下一任的家主在徐州出仕,对于徐州和诸葛家都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只是诸葛亮不喜这种被人操控的感觉,才不得会以尚未学成之名推辞。
    良久之后,司马徽看着眼前这个自己最为器重的学生,叹了一口气。
    “孔明之才,乃是当世卧龙。
    不出则已,一出惊人。
    若是让你被家族所掌控,以你的性子,就算不得不在徐州出仕,恐怕终生也不会为其献出一计一策。
    罢了,你叔父那边,就由我去劝说。
    水镜先生的名号,还是有些份量的。”
    司马徽踱步到床前,看向天穹之上代表刘牧的那颗帝星,缓缓道:
    “乱世在即,以孔明你的才能更应早日结束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倘若那刘牧是个嗜杀暴虐之人,孔明你万万不可助纣为虐。”
    诸葛亮对着司马徽行了一礼,沉声道:
    “先生教诲,亮必终生谨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