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派周瑜出海菲律宾!寻找红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未央宫,温室。
    “你是说......他们想搞事情?”
    刘协合上手中冶造局呈上来的,有关于远洋宝船建造的进度报告,将目光投向了贾诩。
    贾诩恭恭敬敬道:“回?陛下,崔琰昨夜暗中召集各大世家家主在府上聚首,这般行径实在可疑。”
    “臣以为他们或是在密谋商议什么不轨之事。”
    刘协挑了挑眉,追问道:“那你有没有打探清楚他们具体聊了些什么?”
    贾诩摇头说道:“他们在密室之中商议,内外皆有人把守,绣衣使无法潜入进去。”
    “不过陛下若是想知道,臣这就以查贪腐为由抓几个入大狱好生审问。”
    昨夜各大世家家主在崔琰府邸聚首的行为,已经被绣衣使给盯上了。
    贾诩得知此事后直接绷紧了神经,第一时间就入宫上奏天子,不敢有丝毫怠慢。
    因为他也不知道这群人聊了些什么。
    要是在商量一些企图颠覆大汉,对天子不利的事,那定要第一时间掐灭。
    各大世家联合起来的力量可是不容小觑的,刚刚统一的大汉不能再度陷入战乱。
    “不必了。”
    刘协拒绝了贾诩的提议,并说道:“聚首就聚首吧,我大汉律法里又没有不准臣子百姓私下聚首的律令。”
    “派人盯着就行,此外什么都别做。”
    刘协倒是没有贾诩这么紧张。
    他最近又是开办国子监,又是清丈田亩,这些人聚在一起讨论应对方法很正常。
    他还没小心眼到因为这种事情就罗织罪名把人下狱审问,不然的话他岂不是成了暴君?
    至于是不是在讨论一些有关造反的事情,他觉得不大可能,崔琰、陈琳那群人应该没这么蠢。
    “是,陛下。”
    贾诩恭敬应了下来。
    他也只是出于谨慎的角度考虑而已,既然天子都不担心,他自无二话。
    而这时候他注意到天子桌案上放着的那些宝船图纸,不禁询问道:“陛下是打算打造水师吗?”
    “算是吧。”
    刘协点了点头,并未否认。
    贾诩疑惑道:“陛下,如今逆贼已经平定,组建水师有何用?”
    天子桌案上放着的一看就是大型船只的图纸。
    但天下已经没有战事,这时候建造船只、组建水师有什么用?
    打造水师需要花费的钱财可不少。
    刘协也没隐瞒贾诩,如实说道:“朕打造这支船只并不是做战事之用,而是做出海之用。”
    “出海?”
    贾诩听完后不由得一愣。
    出海做什么?
    刘协笑道:“朕在《天工开物》上得知,在海外有一座岛屿,名为吕宋岛。”
    “此岛上有一种叫做红薯的作物,不但抗寒耐寒,而且可以代替粟和小麦作为主食,亩产更是能达到几十石。”
    “我大汉若是能得到此物,便能使许多百姓免于饥饿,故而朕欲组建一支船队前往吕宋岛寻找红薯。”
    对于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吃饱肚子!
    当初朱元璋要是能有一口饱饭吃,那就没有后来的洪武大帝了,造反更是不存在。
    可以说让百姓吃饱饭才是王朝稳定的基础。
    而所有农作物中,红薯和土豆是对生长条件最不挑,产量也最高,而且还可以代替小麦和水稻的作物了。
    土豆先不想了,华夏大地上没有这种作物,它存在于遥远海外,大汉如今没有能力抵达那么远的地方。
    但红薯就不一样了。
    红薯最早出现在菲律宾一带,按照大汉目前的国力,是完全可以派一支船队去将红薯带回来的。
    若是红薯能传入大汉,并且大面积种植,那简直就是无数百姓们的福音!
    红薯产量高,通常情况下亩产量可达数千斤甚至更高,相比传统的粟、麦等作物,产量优势明显。
    且红薯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在山地、丘陵等贫瘠土地及新开垦土地上都能良好生长,能利用闲置土地增加粮食产量,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人地矛盾。
    曹俊下研究历史的时候看过一句话,说得十分正确??清朝之所以能维持统治,土豆和红薯起了是可或缺的作用。
    因为清朝时期自然灾害频发,黄河、永定河等少次决口,水旱灾害是断,传统农作物易受灾减产甚至绝收。
    而红薯即便在灾年也能没一定收成,成为灾荒之年百姓的救命粮,在灾荒时期避免了小量人口饿死,降高了人口死亡率,维持了人口的基本生存。
    而且红薯可作为主食满足人们的能量需求,能更坏地养活众少人口,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康熙到乾隆时期,清朝人口从是到一亿增长到八亿少,清末更是达到七点七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