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没玺印的诏令能叫诏令?以忠臣之名,袁绍杀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少年郎对练。
    这少年看起来十五六岁左右,长相和他有几分相似,双目炯炯有神,样貌英武不俗。
    仅仅十招左右,少年手中的武器便被孙策挑飞,败下阵来。
    “如何,仲谋你可服气?”孙策持枪而立,笑呵呵的说道。
    眼前的少年正是他的胞弟,孙权。
    “我不服!”
    孙权脸上满是愤愤不平之色,从地上爬了起来,对孙策怒目而视:“大哥你武艺本来就比我高,居然还使诈?怎能如此阴险!”
    “刚刚若不是伱故意迎上我的枪头,迫使我不得不收枪,你已经被我刺中了!”
    他觉得孙策不讲武德,本来武艺就比他高强,对战时居然还用这种卑鄙的伎俩。
    “仲谋,你不是喜欢读书吗,这就叫兵不厌诈!”
    孙策挥舞手中长枪,在孙权脑袋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
    “这和统兵打仗是同一个道理,兵法之道在于诡、变、奇、险,若是循规蹈矩依照常理行事,最后败的必然是你,得学会变通。”
    听着孙策的这番训诫,孙权点头认同。
    他明白这是自家兄长多年征战以来的经验之谈,是平日跟随老师学不到的东西。
    两兄弟谈话之时,府上的管家走了过来:“家主,大都督来了,正在堂内等候。”
    “奉上好茶,我这便过去。”孙策听到周瑜到来,脸色一喜。看向一旁的孙权道:“仲谋你刚从吴郡回来,还没和公瑾相见,便随我一同过去。”
    太守府大堂,孙策见到周瑜的第一时间,就拉着他的双手好一顿亲近。
    “公瑾今日怎么有空来了?倒是稀客!”
    平时周瑜要么在府衙处理政务。
    要么就是在家中弹琴看书。
    如果不是他邀请,很少会主动上门。
    几人稍作寒暄一番后,周瑜说道:“伯符,今日我除了过来探望仲谋,还有一个邺城那边的消息要告知你。”
    孙策一听便来了兴致,“袁绍最近又有什么动作?”
    周瑜道:“我刚得到消息,邺城天子下诏,命孔融前去邺城觐见。”
    “哈哈哈。”孙策闻言大笑,“先是曹操,又是袁绍,都着急证明天子的真伪。可惜当初我还依附袁术,否则也要弄个假天子。”
    周瑜一听这话,嘴角不由一阵抽搐。
    假立天子虽说有种种好处,可一旦事情败露,后果将不堪设想,又岂是孙策想的那般简单?
    袁绍和曹操暂且不说,孙策胆敢假立天子,顷刻间就会遭天下共击。
    孙策见周瑜不说话,又道:“这两个天子,一定有一位是假的。可为何他们都敢下诏让孔融过去鉴别?
    世人皆知孔融性格刚直,难道袁绍或者曹操就不怕被识破吗?”
    周瑜稍微分析,便知晓袁绍的心态。
    “曹操率先请孔融为天子验明正身,无论他心中无亏也好,暗藏手段也罢,袁绍都必须得跟上,否则便是心虚。”
    “不过,倘若许县的天子得到了孔融承认的话,在正统名分上便能与邺城的那位相抗衡了。”
    “什么?”孙策满脸不解:“只是抗衡?难道不是直接为许县天子正名了么,孔融还不能让天下人信服?”
    他不太理解周瑜这话的含义。
    孔融无论是个人的声望还是孔家累世积攒的名誉,都是金字招牌。
    至少对他来说,孔融若是承认许县的天子,那他也会认为许县的天子为真,邺城的为假。
    “大哥,是你想得太简单了。”
    一旁的孙权摇头。
    “哦?仲谋何出此言?”周瑜听到孙权这话,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奇。
    孙权不假思索地道:“孔融声望虽高,孔氏的底蕴虽深,但想要让天下人都信服,那绝无可能。”
    “只要有一部分人相信袁绍,那么真假天子一事,就无法彻底下定论。谁敢下定论,谁就是公然支持曹操,认为袁绍是假立天子的反贼。”
    “可当今天下,试问谁有这个底气把袁绍往死里得罪?大哥你敢吗?”
    孙策瞪大眼睛,哑口无言。
    他敢吗?
    他自然是不敢的。
    袁绍占据三州之地,乃一方霸主。
    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单单以孔融的背书作为理由,就跟着说邺城天子是假的。
    这无疑是在践踏袁绍的声誉,必将引来猛烈的报复。
    “没错,仲谋所言极是!”周瑜大笑一声,对孙权有些刮目相看。
    以孙权的年纪能有这样的眼光和智慧,无疑是十分难得。
    孙权谦逊笑了笑:“大都督过誉了,小子才学浅薄,日后还需跟大都督多多学习。”
    周瑜摇了摇头,“不算过誉,能想明白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说着还瞥了一眼孙策,“你大哥就想不到这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