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为何不迁都?崇祯之用人【求追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然而等到崇祯二年,他便因为清虏入寇打到了北京城下,将袁崇焕治罪并处以凌迟极刑。”
    “虽然袁崇焕在辽事上确实有过错,比如说私自斩杀了毛文龙;且当时皇太极还用了反间计,让崇祯误以为袁崇焕有反意。”
    “但崇祯对袁崇焕处以极刑的做法,仍是令不少大臣寒心——在袁崇焕之前,已经有经略辽东的熊廷弼因兵败及党争被斩首且传首九边。”
    “且后面,崇祯皇帝对诸如卢象升、孙传庭等文臣巡抚、督师,都是类似的做法——一旦战事失利,轻则丢官下狱,重则直接被斩首。”
    “甚至到了后期,作为督师的杨嗣昌更是因为围剿农民军的战略彻底失败,想到可能到来的下场,活生生被吓死。”
    “对于武将,那些奋力拼杀以至于折损了兵马的将领,他弃之如敝履,乃至加以怪罪惩罚;而对那些遇战逃跑保留了兵马的将领,他则宽容有加,最初只是轻罚,到最后不仅不罚反而加官进爵。”
    “如此用人,自是让满朝文武逐渐看透了他没有担当,欺软怕硬,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脾性。”
    “所以,那些有意阻拦迁都的朝臣,很容易就是利用其性格,拖延了迁都之事。”
    讲到这里,刘宽停下来了。
    因为关于崇祯的事太多,他怕自己忍不住牵扯出更多的事件,然后讲也讲不完。
    朱元璋、朱标、朱棣此时则面面相觑——他们这才明白,崇祯作为一个皇帝,性格中的缺陷对其治国影响有多么恶劣的影响。
    想想崇祯对文武大臣的用法,只怕他们到了崇祯手下,也不愿再为朝廷效力。
    甚至这么一看,崇祯这么用人,大明竟然还能坚持十七年,已经算是底子过硬了。
    回过神后,朱元璋问:“没了?”
    刘宽无奈道,“陛下,微臣不是说了么,崇祯年间的事太多了,要是一一细讲,几天几夜都未必讲得完。”
    “而且那些事对您和太子殿下、燕王殿下都没什么参考意义,实在没有一一讲来的必要。”
    这时朱标也提醒道:“父皇,之前钟鸣报时,到用午膳的时间了。”
    朱元璋发现听刘宽讲了一上午泰昌、天启、崇祯三朝的事,在此期间对朱棣一顿嘲讽加批评,他心情莫名好了很多。
    心里属实想再听刘宽多讲一讲明末之事——叫上朱棣一起听的那种。
    他于是道:“刘宽,咱准你一日假,可否多讲一讲?”
    刘宽彻底无语了。
    见老朱期待的样子,他忽然心中一动,道:“陛下,不如这样,微臣那里有一部讲述崇祯年间之事的电影,因涉及靖难,不好放给其他人看,不如趁着燕王殿下在,便放来给陛下看看?”
    “至于崇祯年间的其他事,微臣就不细讲了。”
    听到有电影看,还是明末背景的,朱元璋立马来了兴趣,道:“也行——标儿,安排可靠之人去刘府拿平板电脑来。顺便告诉蕙兰,刘宽中午在宫中陪咱一起用膳。”
    “是!”
    朱标立马去安排了。
    对于看明末背景的电影他也是颇为期待的。
    唯有朱棣既期待又忐忑——他担心看电影的时候又挨骂,甚至挨揍。
    刘宽此时感觉很肚饿,便道:“陛下,不如咱们先吃饭,吃完了再看电影?”
    从奉先殿到刘府一来一去要花不少时间,如果考虑到护送平板需谨慎,那花的时间必然更多。
    念及此处,朱元璋点头,“行。”
    随即便带着朱标、朱棣、刘宽移步大善殿。
    膳房早就准备好了,等几人到大善殿落座,各色膳食便一一送了上来。
    说不上丰盛,但味道还不错,最主要的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或许是因为没马皇后在,四个男人都是默默的吃饭,竟然才一刻多钟就吃完了。
    这时平板电脑也被送了过来。
    平板电脑装在一个带锁的合金盒子里面,并且附带了八位数的密码锁,足以确保运送过程中不会被什么人直接触碰到。
    刘宽拿出平板,很快从里面找到了一部电影。
    随即就将平板放在准备好的桌子上,触屏播放。
    朱元璋、朱标、朱棣呈三角形坐着,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只见片头过去,屏幕上先在黑色背景下显示出一段说明文字——
    “1642年,距离明朝覆灭还有两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包围开封,明朝大厦将倾。”
    接着就出现三个遒劲的白色大字——大明劫!(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