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百多把斧头,带人冲进商贾家中威胁,帮工人讨还了利益。”
“因斧头帮更倾向于底层力夫、车夫群体的利益,所以在广大力夫、车夫中迅速传播,一年不到就成为了能对抗圊帮的强大帮会。”
“当然,既是帮会,斧头帮肯定也免不了开赌场妓院,乃至绑架勒索。但真实的斧头帮,却要比圊帮有底线,或者说有国家情怀。”
“斧头帮创立者,也即是帮主,枪法出众,最擅长暗杀。既暗杀过当时上海巡警厅长官,也暗杀过军阀,甚至曾暗杀过临时朝廷的首领。”
“后来日寇入侵,日国人在上海势力大涨、嚣张跋扈,圊帮的几大头领都是讨好日国人,帮日国搜集情报、买卖物资,乃至勾结日寇欺压中国人。”
“可斧头帮帮主却创立‘铁血灭奸团’,专门暗杀那些投降日寇的汉奸。”
“甚至曾用枪在当时的最大汉奸,日国扶持的傀儡朝廷首领身上打了三个窟窿,虽然没当时杀了那傀儡首领,却也令其在几年后病痛而亡。”
“可惜的是,斧头帮帮主因为暗杀当时临时朝廷首领没能成功,被其忌恨,最终被临时朝廷的谍探组织刺杀身亡。”
听刘宽讲到这里,老朱一家子再次露出诧异之色。
随后朱元璋便感慨道:“这历史上的斧头帮帮主才是真汉子,虽行的是江湖草莽之事,却也称得上真英雄。”
朱雄英则不解道:“老师,既然历史上真正的斧头帮更像一个正义帮派,反而圊帮祸害百姓乃至卖国,为何这后世电影却将斧头帮编为大反派,而不将圊帮编为大反派?”
刘宽叹道:“很简单——斧头帮帮主被刺杀后,斧头帮就烟消云散了。而圊帮却一直存在。”
“新朝建立后,虽将上海圊帮灭了,甚至将圊帮遗毒都清除干净。可却有一部分圊帮分子在新朝建立前就逃到海外。”
“拍《功夫》的人或许也有家国情怀,可说到底还是为了赚钱。再加上当时的香江都有圊帮后辈弟子在,他们自然不敢用圊帮之名。”
“不过真正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电影里的斧头帮就是圊帮。真正的斧头帮帮主,才是那个一掌拍死火云邪神的英雄!”
了解了历史上真正的斧头帮,朱标等人再回想《功夫》这部电影,顿觉其内容有了另一层深意。
它究竟是污名化斧头帮、讨好圊帮,还是暗讽圊帮,真的很难说。
稍顷,朱元璋问:“刘宽,按你所说,那圊帮拥有五六十万众,严密的组织,却还是让斧头帮成长起来,想必除了他们多行不义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吧?”
“不错。”刘宽点头,“圊帮帮众虽多,但内部山头也多,只拿上海圊帮来讲,就有五大派系,三大巨头。”
“这三位圊帮巨头,在日寇入侵后有的沦为日国走狗,也有墙头草曾暗地里协助临时朝廷抗日。有人无恶不作,也有人一面开烟馆卖大烟一面做慈善。”
“上面巨头如此,圊帮中底层帮众更是龙蛇混杂,什么人的都有。”
“但也正是圊帮内部山头众多,为了利益互相争斗,才给了斧头帮成长起来的机会。”
朱元璋点头——这倒是跟他猜测的差不多。
在众人都在思考真实历史上的斧头帮与圊帮之事时,朱允熥忽然问:“老师,后世真存在电影里那种功夫吗?”
不待刘宽回答,朱雄英就笑道:“三弟糊涂了么?怎么可能存在如来神掌那种功夫?”
朱允熥如今十三四岁,正是向往功夫、武侠的年龄,闻言脸色涨红,解释道:“我是说那种比较真实的功夫,不是蛤蟆功和如来神掌那种。”
刘宽笑着道:“现实中确实没有蛤蟆功、如来神掌,却有真正的功夫,并且在中晚清到新朝建立前的一百多年中盛极一时,其中更诞生了一些名传后世的传奇武术家。”
“如早期的太极宗师杨无敌杨露禅,大刀王五,八极拳宗室神枪李书文、剑仙李景林、神拳孙禄堂、形意宗师半步崩拳郭云深,精武英雄霍元甲、南北大侠杜心五,以及南方的黄飞鸿等人。”
“这些人都将一门或几门武功练到了出神入化、技近乎道的地步。”
“比如李书文,号称‘钢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早年袁世恺在海津练新军,他被聘为武术教练,当时袁世恺军中有不少日国军人、浪人,也即是日国武士。”
“因李书文长得比较捱,日国武士伊藤太郎看到他就嘲笑‘可怜的东亚病夫’,李书文直接抖开大枪,一枪刺穿了柱子上的一只苍蝇,而柱子上却没留下一点痕迹。”
“伊藤太郎认为李书文挑衅他,就拔刀跟李书文打起来,眼见伊藤太郎打不过,在场的另外三个日国武士就来围攻,李书文遂不再留手,几下将四人全部刺死,尸体抖到一边。”
听完李书文的小故事,不仅朱允熥等少年人热血沸腾、目露向往之色,就连老朱、朱标都一阵惊讶。
随后朱允熥就急问:“老师,还有其他这类真实功夫的故事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