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况下,不如自己创办高等学校。
章廷现在不差钱。
差的只是政策支持,还有人才的支持。
而政策方面。
章廷知道,如果自己要创办高等私立大学,只要总督府那边没有什么问题,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即使总督府和教育署有问题,那也反对不了他。
现在也就剩下人才。
人才当然最重要。
本来章廷还没有那么快考虑这件事。
现在韦理说起m国名校的情况后,他立刻想到,现在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等到八十年代后,这一波大学教授和老师过剩的问题,很可能也会解决了。
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单是国内到m国留学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那种情况下,m国名校招聘的老师自然也越来越多。
韦理不知道老板在想什么,他知道老板在思考问题。
当然,他也表现出自己不是那种以权谋私的人。
“韦理,你让你那几个需要找工作的m国老师或者教授,直接到香江,到时我想见见他们。”
“老板,你这是?”
“现在香江除了三所名校,其他都比较一般,而我想,未来银河投资公司和旗下的子公司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培养一批适合自己的人才。”
培养一批自己的人才?
“老板,难道你想创办大学?”
韦理有些惊讶。
他又觉得很正常。
其实,华人,甚至欧美白人都是一样,有钱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就会想到创办学校,甚至大学。
现在章廷想到要创办自己的大学,这也是很正常。
“韦理,你说得不错,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现在m国不是很多教授或者老师找不到工作吗?如果我们自己创办几所合适的大学,那岂不是也可以招聘到这些老师为我们自己培养合适的人才。”
现在确实是最好的时机,等到八十年代后,m国大学老师过剩的问题解决后,那些身在m国的教授或者老师,怕是就不愿意离开m国了。
韦理此时看向老板的神色,不是惊讶,而是佩服。
他怎么都没想到,老板居然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正如章廷说的那样,有自己创办的名校可以源源不断为自己培养人才,确实也算是非常不错。
虽然像银河投资公司或者旗下的子公司集团,是可以面向全球招聘人才,还真的不一定有自己培养的更好。
“老板,那我回去就联系他们。”
“我们先去吃晚餐,吃完晚餐,你回去通知他们。”
章廷和韦理从书房下来。
在餐厅吃完晚餐。
韦理开着那辆平治轿车离开。
章廷没有回书房,而是在楼下。
心情也是有些激动。
现在香江本地人才还不多,等到以后国内开放后,到时国内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大批人才。
而这些人才,与其流失到m国,还不如流入到香江。
太平山别墅。
韦理家。
韦理刚刚停车。
从车上下来,夫人出来问道:“先生,吃晚餐了?”
“夫人,我在老板家吃了。”
韦理夫人和他进去,韦理突然想到。
“夫人,你前些天不是说你朋友在m国找不到工作吗?”
“是,听说大学辞掉了一些就业率不好的专业,所以也会被辞掉,现在应该在找工作了。”
虽然她知道丈夫是香江置地总经理,香江置地大小事务都是丈夫在管理,她也不好麻烦到自己丈夫。
“你让他们来香江见我。”
“先生,你让他们到香江置地工作?”
“当然不是。”
所谓术业有专攻。
韦理知道,真的让这些教授到香江置地工作,怕是也做不了什么。
他们平常在大学教的东西,或者研究的东西,和地产没有任何关系。
“那好,我去联系他们。”
现在香江这边是晚上的九点多。
而在纽约那边则是早上九点多。
波士顿学院。
一位年纪看起来和韦理差不多白人男子,他叫威廉,威廉和韦理是中学同学,只是后来去做了当地的伐木工人和学徒,而威廉则是去了m国留学,在拿到博士后,到波士顿学院担任社会学的大学老师。
只是,让威廉没想到,自己原以为在m国过得不错,没想到,以前一起读中学,然后去做了伐木工的韦理,现在更是一步登天,成了香江甚至全球最大地产公司香江置地公司的总经理。
现在威廉虽然还没有被大学辞掉,但是,大学里面已经多次传出,鉴于现在威廉所在的大学专业,没有太多学生,而且就业率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辞掉一批老师。
现在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