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红牛还没有出现!章廷收购许书标的天丝制药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974年2月15日。
    星期五。
    下午五点半。
    章廷正坐车往浅水湾半山别墅回去,路上,车载电话响起,章廷拿过来接听。
    “章先生,林小姐半个小时前到了。”管家那边说道。
    林小姐?
    不就是林明珍吗?
    周二那天,章廷已经打电话让林明珍去暹罗了解有没有红牛这种功能性饮料出现?
    章廷只是记得历史上,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后期,暹罗开始出现这种功能性饮料,此时才刚刚1974年,也不知道那个许书标是否研发出来了?
    这几天,章廷知道林明珍应该是到了暹罗。
    如今隔了三天,林明珍已经亲自飞来香江,已经到浅水湾半山别墅。
    “管家,我在路上。”
    章廷挂了电话。
    这几天下来,泰勒和伊文斯在美股上获利不少,每日都在三四百美元。
    这一周下来,也可以赚将近两千万美元,算下来,还是非常恐怖的。
    浅水湾半山别墅。
    章廷从车上下来,已经看到林明珍。
    现在林明珍穿着一件碎花裙,和平常穿的新佳坡空姐服自然不一样。
    “先生。”
    “明珍,我们到那边谈。”
    章廷直接拉着林明珍,来到别墅花园那边。
    林明珍说起这几天在暹罗曼谷调查章廷说的红牛的事。
    林明珍因为在南洋长大的关系,懂得马来语,懂得英文,懂得粤语,也懂得暹罗语。
    在南洋来说,因为经常见到各类形形色色的人种,学到的语言也就容易许多。
    林明珍到了曼谷那边,亲自按照章廷说的调查是否有这种饮料?
    但是,这几天下来,根本就没有。
    “先生,我没有发现你说的那种饮料。你说的许书标这个人,我倒是查到了。”
    林明珍说完,从她的包包里面拿出一份资料。
    1922年,许书标出生在琼海文昌。
    当时的琼海,还很落后,加上国内的形势又不稳定,当地很多人,都选择下南洋淘金。
    许书标的父亲,便是其中一员。
    在许书标两岁的时候,其父亲在暹罗才勉强立住脚,于是,他就随家人一起来到暹罗和父亲相聚。
    许书标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靠养殖鸭子和贩卖水果为生,由于家里孩子多,他们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开始懂事的许书标,经常帮父母赶鸭子卖水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慢慢的在父母的影响下,许书标也颇有一些经商头脑。
    在许书标20岁的时候,他去公交车站做起了售票员,他每天省吃俭用勤勤恳恳的工作,也积攒了一些钱。
    但他的野心远不至于此,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其后,许书标到曼谷一个兄弟的药店做推销员,他每天背着药品,挨家挨户的做推销。
    就这样,在暹罗制药行业的黄金时代,聪明肯干的许书标,不仅摸清了药品的行情,还靠推销药品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当时又恰逢暹罗战后经济复苏,许书标敏锐的意识到药品大健康行业,在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962年,许书标拿着他攒下的200元钱,在曼谷老城区创立了一家医药工厂,取名为天丝制药厂。
    一直到现在1974年,林明珍在曼谷调查了几天,倒是没有听说章廷说的那种功能性饮料。
    也就是说,那位许书标的药厂应该还在研究,还没有研究出来而已。
    那历史上那个红牛最早到底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是1975年?
    还是1978年?
    而在1982年的时候,红牛才从暹罗流通到新佳坡,成为南洋很受欢迎的一种功能性饮料。
    当时,红牛的定位是“提神”饮品,目标销售群体是倒班的工人和卡车司机等蓝领人员。
    这款饮料,可以帮助他们在通宵熬夜工作的时候保持清醒。
    产品是出来了,可工人和司机却并不买账。
    为了打开销路,许书标就免费给他们喝,慢慢的他们发现,喝过红牛之后真的没那么困了。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红牛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之后,许书标开始大量生产红牛饮料,第一年就在暹罗饮料界做到第二名。
    第二年就做到了业界第一名的成绩。
    接着,许书标又把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他扩大生产规模,在很短的时间内,红牛迅速的占领了东南亚市场。
    但是,真正让“红牛”享誉全球的不是许书标,而是一个奥地利商人。
    这位奥地利商人和许书标合作,拿到了股份合作权,奥地利商人在全球各大运动项目上推广红牛,这个红牛在全球越来越受欢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