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始,韦彼得也就明显发现香江的股市和楼市不对劲,作为汇丰银行派出到和记国际的代表。
他也算是银行出身的高管,这种人其实对于债务方面还是比较严谨的。
当时他的建议是公司要谨慎,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大规模对外扩张,特别还是大量借外债的情况下。
偏偏李察信和祁德尊根本不听,两人不停想办法,依然还是从欧洲,特别是瑞士的银行借大量的资金。
但是,欧洲,特别瑞士资本的钱哪有那么好吃的?
只要借来了,那么就要按期还利息,如果还不上利息,那么到时也只能打官司了。
而且去年那种情况下,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已经多次提醒香江的股市泡沫,但是,香江的投资者根本不听,包括祁德尊,李察信这些人都不听。
这种情况下,即使和记国际向汇丰银行借钱,汇丰银行也不可能给和记国际借钱的。
“大班,我去年已经提醒你们了,偏偏你们还要继续从欧洲借钱,你知道那些瑞士银行资本家最不简单的。”韦彼得说道。
“韦彼得,现在不是说那些事。”李察信说道。
“既然现在我们公司对外,特别是大量瑞士法郎的债务已经被暴露,那么我们就要尽快尽可能偿还本金和利息,让他们闭嘴。”
尽快偿还?
“拿什么来偿还,我们原来都已经不够资金偿还利息了。”李察信又说道。
“只能卖掉一部分公司或者一部分物业和资产。”
此时和记国际在香江的规模非常庞大,单是叫得出名的都有360家,而在360家附属大公司旗下,全部加起来可能又有上千家附属子公司。
可想而知,现在和记国际的规模到底有多庞大,养了多少人,每个月单是发工资都不知道发多少。
当然,祁德尊和李察信一样,什么业务都想吃,偏偏很多吃下去,根本就消化不了,以至于他们之前收购的很多公司,其实都是属于负资产,除此之外,这些收购来的公司,一直都是亏空不盈利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母公司和记国际一直财政补贴,还要继续养活这些亏损公司的职员。
历史上,韦理出任新的和记国际总经理后,开始大肆整顿革新,制止亏损,改善集团的管理制度,最重要还是在1977年,让和记国际和旗下最重要的附属公司黄埔船坞合并,成立了和记黄埔。
也就是说,此时香江只有和记国际,历史上到1977年,韦理合并这两家公司后才变成和记黄埔。
当时,在韦理的主持下,两年时间,和记黄埔再次换发新机,由亏损变成盈利,而且越来越赚钱。
历史上,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野心越来越大的李加成开始觊觎和记黄埔。
但是,现在和记国际附属公司太多,附属公司下面的子公司更多,基本上除了一些公司盈利外,很多是不赚钱的。
加上现在香江股市,楼市都出问题。
还有就是大量往海外发展,借了大量利息。
历史上,为什么李加成吞掉了和记黄埔后,在全球海外那么多的港口码头等产业。
其实,这还真的多亏了祁德尊和李察信,从欧洲,特别是瑞士借了大量的钱来购买的。也就是说,最终这便宜了汇丰银行和李加成,反而让祁德尊失去了和记国际。
听到韦彼得说出售一部分公司和物业,祁德尊自然没有反对,但是,他对于这些公司和物业还是比较看重,即使是亏损的状态下,不得已,祁德尊还是不愿意卖掉那些公司。
但是,如果到了公司生死存亡的情况下,断臂求生也不是不可能的。
“还有呢?”祁德尊又问道。
“大班,我们不能再向欧洲,或者瑞士借钱了,我们看看能不能问汇丰银行借钱?”韦彼得又说道。
对于欧洲,特别是瑞士那些金融巨鳄,韦彼得太清楚那些人的本性了,他们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问汇丰银行借钱?
祁德尊,李察信的神色立刻不一样。
不但祁德尊警惕起来,李察信也警惕起来。
他们之所以问欧洲,特别是瑞士借大量的法郎,而不是问汇丰银行借钱,很明显,就是他们害怕汇丰银行。
他们很清楚,汇丰银行和瑞士那些金融巨鳄一样。
所以,祁德尊直接说道:“不用。”
“大班,我也是反对问汇丰银行借钱。”
韦彼得知道这两人在顾忌什么,心中只能叹了一口气。
既然不敢问汇丰银行借钱,但是借欧洲和瑞士那些钱,总得还的,特别是现在已经被记者暴露的情况下,对于和记国际的影响更大。
祁德尊还想继续问韦彼得其他办法,除了不问汇丰银行借钱,看看还有其他什么好的办法。
此时,门口外的敲门声响起。
在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