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李威的想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里假定在中本聪的设计中,‘货币’是一种记账权。
    前面的分析中说过,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必须打包成区块。
    可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市场上每天都有那么多交易,谁他妈闲着没事干,天天整理账本?!
    所以,中本聪就规定,谁记账、谁打包,谁替大伙干活,谁就有奖励。
    具体来说,就是谁开辟一个新的区块——账本,记录第一笔交易,谁就能获得比特币!
    可……
    问题是,区块该由谁来打包呢?
    假如徐薇琪说‘我最聪明,应该全由我来打包’。
    那她实际上不就成了中介吗?
    不跟银行央行一样吗?
    所有的账都由她记,所有奖励的比特币都归她,那她如果想篡改,想以权谋私,不是轻而易举吗?
    也就说,如果把记账权交给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那区块链技术就毫无意义。
    为此,中本聪又规定:
    新区块,也就是新账本,不能随随便便诞生。
    系统会提供一个哈希值,然后让所有人去猜、去算,谁算出来,就能赢得打包权,就能记账。
    就好比,李威、薛灵悦、徐薇琪、陈江雪……一群人都想吃冰淇淋。
    但冰淇淋数量有限,那卖冰淇淋的老板,就说:你们猜谜语,谁猜中,我卖给谁。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记账权不会被某个人或某些组织团体垄断,也就不会产生新的中介。
    也能保证比特币不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中本聪设计的这种方法,既能满足交易去中心化,又同时以区块记账奖励——比特币,作为始发货币,解决了交易媒介问题。
    另一方面,比特币的产生按照中本聪的设计,大致只有2000多万枚。
    后续的新区块的记账权奖励,会变成转账中介费。
    比如在区块21000000时,已经没有新比特币作为奖励了,那么怎么办呢?
    那就从这个区块里的几千笔交易里,抽一小部分转账费,奖励给打包记账者。
    即,以前面比特币为始发货币,以后面的转账费作为奖励,保证公共账本继续有动力维持下去。
    这么一套下来:
    代替央行发行货币。
    代替金融机构记账担保。
    同时,还严格限制了货币发行规模,防止通胀。
    堪称天才设计!
    然而……
    中本聪明显低估了人的贪婪,这么先进的技术工具,不少人不配拥有。
    这帮人搞技术不行,但搞歪门道还是一个顶一个!
    既然打包记账权的原理是,大家一起猜谜底——算系统给的哈希值谜语。
    那有些人就开始动歪心思、想歪点子了:
    我虽然不懂技术,但老子有钱啊。
    我不会算,我可以花钱大量购买显卡、计算机帮我算啊!
    只要我钱多,我算力够大,我能获得的区块记账奖励——比特币就越多!
    于是,在这种想法下,诞生了大批比特币矿工。
    他们想方设法搞到显卡,消耗大量的电力,做着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事,抢夺记账权!
    而后来想参与挖比特币的,一看卷不过,干脆开挖基于区块链原理开发的其它数字货币。
    像什么以太币、莱特币之类的……
    一时间,全民挖矿。
    最疯狂的时候,普通人想配个好显卡玩吃鸡,得花大几千上万才能买到一张矿工淘汰的显卡。
    到后来就更魔幻了。
    挖不过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这些的,干脆自己开发虚空货币。
    反正也很简单,只要明白区块链原理,随随便便找几个程序员就能开发出一种新的数字币。
    甚至,都不用找程序员,直接到外服的区块链社区,下载模型,自己改改数据。
    接着自己先挖个几百、上千万。
    然后找流量大牛、专家,开始养韭菜,忽悠这些赌狗,狂吹自己挖的虚空货币,以后肯定跟比特币一样值钱。
    再然后,找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上线新币。
    一上线,撺掇养好的韭菜高价买了接盘。
    由于国服特色,新股必涨,新币也必涨。
    那本来价值的虚空货币,瞬间暴涨成千上万倍,比如说涨到1。
    这时,再把自己挖的空气币抛售。
    运气好,一把就能搞个几百万,再跟交易所五五分、或者三七分,分完脏再继续开发新币,继续割韭菜。
    割个几回,就差不多财富自由了。
    跟IPO上市割韭菜一个套路。
    只不过,门槛更低而已。
    反正,只要任何技术被人使用,最后大概率变成割韭菜的帮凶。
    像区块链一度成为骗钱的代名词。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