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天傍晚,汉军已经全部渡河,并且在几处高地设立大营。
至此,汉军主力已经是毫无疑问的进入了开封府境内。
虽然政治意义非凡,但是这年头的消息传递速度太慢,最多也只有周边百姓得知了这个消息,并...
“报??”
“西夏使者已至军营,求见汉王!”
军帐之中,刘淮正与辛弃疾、梁肃商议军务,闻言微微一怔。
“西夏使者?”辛弃疾皱眉,“他们来做什么?”
刘淮神色平静,缓缓起身:“请使者入帐。”
不多时,一名身着异服的中年男子步入帐中,拱手行礼:“西夏国使臣李延庆,奉命拜见汉王。”
刘淮端坐主位,目光如炬:“西夏国向来与金国交好,如今却遣使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李延庆面色沉稳,抱拳道:“汉王明鉴,我西夏与金国虽有旧盟,但自金主南迁,弃中原于不顾,已失天下人心。我主愿与汉王修好,共谋中原安定。”
刘淮微微一笑:“修好?那你可曾与金军使者同行?”
李延庆顿了顿,随即道:“我主已与金国断绝往来,此次前来,只为表明立场。”
刘淮目光微沉:“那你可知,若西夏出兵助金,将意味着什么?”
李延庆拱手道:“我主深知汉王雄才大略,亦知金国大势已去。此次遣使,只为表明西夏愿与汉军结盟,共拒外敌。”
刘淮沉默片刻,缓缓道:“你回去告诉西夏王,若真心与我结盟,便须以实际行动证明诚意。”
“若西夏愿断金军粮道,封锁黄河渡口,阻其援军南下,我汉军便可与西夏共分中原。”
李延庆脸色微变:“汉王是要我西夏……断金国退路?”
刘淮淡淡一笑:“正是。金国已如残阳,若西夏仍与其纠缠不清,恐难自保。”
李延庆沉吟片刻,终是拱手道:“属下定将汉王之言,如实禀告我主。”
说罢,躬身退下。
帐中一时沉默。
辛弃疾低声问道:“大郎君真信西夏会倒戈?”
刘淮缓缓摇头:“西夏反复无常,岂能轻信?但若能令其迟疑,不敢轻易出兵助金,便已达到目的。”
梁肃点头:“如此一来,金军便再无外援,洛阳之战,已无悬念。”
刘淮望向帐外,目光深沉:“洛阳之战,将是金国最后的挣扎。若仆散忠义仍不肯降,便只能以兵戈相见。”
---
洛阳城内,气氛愈发紧张。
粮草已近枯竭,士卒疲惫不堪,城中百姓亦开始恐慌。
仆散忠义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汉军的营帐,眉头紧锁。
“汉军仍未攻城。”他低声自语。
身旁副将忧心忡忡:“相公,城中粮草仅余十日,若再不突围,恐怕士卒将不战自溃。”
仆散忠义沉声道:“突围?往何处突围?洛阳已成死地,若率军出城,恐怕未及百里,便会被汉军围歼。”
“如今,唯有死守待援。”
副将迟疑道:“可……可西夏那边……”
仆散忠义冷笑一声:“西夏?他们早已在观望,若汉军稍有不利,或许还会趁火打劫。指望他们出兵相助,不过是痴人说梦。”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赶来,脸色苍白:“报??相公,大事不好!”
仆散忠义猛然转身:“何事惊慌?”
亲兵喘着气道:“城中已有士卒逃亡,更有百姓私通汉军,欲献城门!”
仆散忠义脸色骤变:“什么?!”
他猛地一拍栏杆,怒道:“传我军令,凡有私通敌军者,斩!凡有擅离城防者,斩!凡有煽动军心者,斩!”
亲兵领命而去。
仆散忠义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他知道,洛阳已守不住了。
但作为金国最后的统帅,他仍不愿轻易放弃。
“只要再撑几日,或许……会有转机。”
---
“报??”
“洛阳城内已有士卒逃亡,百姓亦有私通我军者。”
“仆散忠义已下令严查,城中风声鹤唳。”
军帐之中,辛弃疾将战报递给刘淮。
刘淮看完,神色平静:“看来,洛阳已撑不住了。”
他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如炬:“传令各部,加强封锁,断其水源,断其粮道。”
“另外,派出使者,再次劝降。”
辛弃疾拱手:“属下这就去办。”
刘淮却摆了摆手:“不,这次由我亲自去。”
辛弃疾一怔:“大郎君亲自前往?”
刘淮点头:“是。我倒要看看,仆散忠义是否仍执迷不悟。”
---
次日清晨,刘淮亲率百骑,至洛阳城下。
城头之上,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