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此说来,李铁枪已经接战?”
“正是!”军使大声说道:“俺家将军让俺向辛五哥求援!”
“你回去………………”辛弃疾想了想铁骑四出的场面,军使很难在这种形势中将军情带回去,他立即改口说道:“你莫要回去了,随我一起进军。
说罢,辛弃疾继续下令:“辛经纬,全军击鼓,响亮一些,让大铁枪知道,援军马上就能抵达!”
“传令给张安国、时白驹二人,他们麾下牲畜多一些,大车也多一些,让他们立即向南走,莫要直接参战,绕过战场,去断了金贼后路!”
“传令给贾瑞,让他向我靠拢,两军合军,一起向前压过去!”
天平军兵分五路,齐头并进,张安国在最西侧,沿着梁山泊泥沼地边缘行军,时白驹则是在最东侧。也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他们是可以绕过战场,出现在金军后方的。
然而辛经纬传令完毕之后,却是皱起眉头来,在他看来,自家族兄做出了个出乎常理的战术动作。
辛弃疾竟然试图用步卒包围骑兵。
其中的不靠谱之处简直是一望而知。
当然,辛经纬不知道的是,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是有战例可循的。
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明军北伐之时,曾经不止一次用长枪轻甲兵,以长途迂回的方式,将元朝骑兵包围起来进行围杀。
这里面甚至有些科学依据,因为人的耐力要比战马的耐力好得多,路途长到一定程度,马是跑不过人的。
然而想要执行这种军事行动,关键在于步兵要有良好的组织度,要有高昂的士气,同时还要有充足的营养。
朱元璋北伐的那支明军自然能满足这些条件,而如今的天平军虽然不如明军,但徒单贞这支部族兵是在撤退途中,仓促又被拉起来作战的,军心士气乃至于体力都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这就给了天平军机会。
辛弃疾下令之后,一刻也不耽搁,在战场的边缘列阵,随后与赶来的贾瑞合军一处,列成了简简单单的大横阵,以一种横扫战场的姿态,向着金军甲骑压迫而来。
绕过李铁枪两翼,试图侧后攻击的金军不敢怠慢,分出一部分兵马,在阵前来回奔驰放箭,试图牵制天平军主力的行动。
但是天平军却依旧在鼓声中迈着步伐缓步前进,弓箭手不时将一些离得近的金军骑兵射落下马,轻甲刀盾士卒在长枪方阵缝隙反复出击,不停拖住抵近射箭的金军骑兵,枪阵随之碾过。
金军骑兵的辗转空间越来越小,有二百多骑干脆被夹在了李铁枪与辛弃疾之间。
以往的锤砧战术都是步卒甲士充当铁砧,骑兵充当铁锤。
如今是李铁枪麾下千余结成六花阵的甲士作铁砧,辛弃疾所统领的大横阵作铁锤,虽然过程不尽相同,但结果一样。
被夹在中间的二百多金军直接崩溃,连带着周围四五百骑一齐溃散。
如果是寻常金军,到这种程度,基本上也就打不下去,得琢磨着如何撤退了。
然而这些金军都是徒单部族兵,类似这种部族制,按照亲戚关系组织起来的远征军有一个特点。
普通军是往老家逃,而对于部族兵来说,部族首领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家。
维京海盗在一开始为何如此难打,就是这个原因了。
费尽心力击溃的敌军,却再次汇聚在部族首领的旗帜之下,很快又被组织起来再次投入战场,任谁遇到这种敌人都会腻歪的够呛。
如今徒单部族兵就是如此,这四百多骑溃退到单贞大旗之下,随后就有军官出列呵斥,就地收找兵马,并由军官带领,再次投入了战场中。
徒单贞此时也通过遍布战场的游骑发现了从两翼包抄而来的天平军,立即将麾下最后数百骑派了出去,兵分两步,去试图击溃张安国或者时白驹。
而到了徒单大旗之下只剩下孤零零几十骑的时候,移剌道终于发觉了不太对头。
这厮虽然玩阴谋诡计与操弄政事都是一把好手,但在军事上也就是中人之姿罢了。然而再蠢之人见到周围兵马都已经派遣出去,却别说见到胜机了,竟然连均势都无法达成,也必然会觉得形势不妙。
辛弃疾的步卒大阵越来越近是假的吗?
金军又没有援军,再这么下去,岂不是要大败了?
“左监军!快想个办法啊!”移剌道不由得焦急催促:“不行就下马步战吧!只要能破开天平贼压来的军阵,我军就能胜!”
徒单贞猛然大喝出声:“你给老子闭嘴!老子才是主将,你一个契丹奴,如何敢插嘴?!”
移剌道闻言脸色铁青,却终究不敢在中军与大军统帅争执,只能闭嘴不言。
徒单贞只是呵斥了一句,就再次死死看着前方的战场。
他并不是被形势吓得呆住,而是在寻找战机。
移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