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各地兴修水利与道路的计划也彻底搁浅,在卫所中的卫学,还有设立在地方的社学也停止了修建。
此时马上就是春耕,民夫已经没有办法再聚集,只能让他们拿着赏赐与粮食回到家乡,去侍弄田地。
可魏胜所说的也不算错,这场大战终究还是打赢了,而战场上的胜者是不应该受任何苛责的。
两人在府衙后堂坐定,饮了两杯茶水之后,刘淮方才从怀中拿出厚厚一卷文书:“父亲,这我回来,头等大事就是要写报捷文书,李通、梁肃还有何长史,陆先生都已经看过,并且作了补充与删减,还望父亲能过目,若是
可以,就将金贼的首级还有缴获的金鼓旗帜,一起送到宋国报捷。
魏胜接过文书,细细的看了起来。
他倒是没有对淮事先写就报捷文书而恼怒,因为魏胜已经逐渐将山东两路的指挥权转让给了刘淮。人事即政治,若刘连给谁报捷的权力都没有,又何谈政治地位?
“嗯,倒是不错,只不过其中是不是漏了一些人?”魏胜翻阅两遍之后,方才摇头以对:“莫要又这般疏漏,到时候凉了功臣之心就不好了。”
刘淮沉默半晌方才说道:“有些人,他们不想要宋国的封赏。”
魏胜一愣,随后再次翻看起报捷文书来,发现其中不仅仅没有李通、梁肃、何伯求等死硬派的名字,就连天平军也有包括辛弃疾在内的一半多将领拒绝署名。
其中甚至都没有张白鱼等许多东平军将领的名字。
对此,刘淮是有些无奈的。
这可是从宋国敲竹杠的大好机会,哪怕你们不要赏赐的财货,也可以捐献给大军统一使用嘛!
可对于辛弃疾、张白鱼等人来说,立场方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他们不至于如同何伯求何三爷一般,一想到与宋国有关系,就有些生理性的恶心。却也不能不站稳立场,以这种方式向刘淮表忠心。
用辛弃疾的话来说,那就是:大丈夫托身效命,是要有始有终的,哪里能为了区区赏赐,就有所动摇呢?
当然,辛弃疾私下里跟李铁枪等人的话则是:以宋国掺沙子没够的性子,没准就会从天平军将领中选出个天平军节度使,山东西路转运使之类的职位。
到时候被扶起来与魏胜、刘淮二人平起平坐打擂台就恶心了。
即便二人心胸广大,不至于为这点小事起芥蒂,自己也得小心度日了。
魏胜表情有些复杂的看着刘淮,连连叹气,却又没什么办法。
从本质上来说,北地豪杰对于宋国离心离德不是刘淮的错,而是宋国一次次辜负北方百姓造成的。
有刘淮在,还可以用“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手段来拉住北地豪杰。
若没有刘淮,魏胜根本团结不了这么多人,莫说山东全境光复,当日何伯求就带着一群沂州豪强引颈就?了,哪里有后来的南征北战?
说句难听的,魏胜如果现在要撸刘淮的兵权,带着山东全境归宋,从此之后成为宋国的纯臣,那山东会立即沸腾起来。
信不信如李通、梁肃、何伯求等节度府属吏,如罗慎言、石七朗、辛弃疾等军队首领,如雀蛤蟆、罗谷子、张丑等地方官员会立即造反?
到时候北伐的大好局面就会付之东流。
“那就这样吧。”魏胜摇头叹息:“但有一点需要更改,不要将此战首功让给老夫,还是由大郎你来担此首功吧。”
刘淮摇头:“哪里有父亲名讳在儿子之下的道理?”
见魏胜还要再说什么,刘淮直接插嘴说道:“父亲,若是我的名字在首位,那么就会有小人以为父亲与我之间起了龃龉,到时候就会使一些手段。即便咱们不怕,却终究犯不着为了这些小事而自寻烦恼。”
魏胜苦笑摇头:“你啊,你啊,总是心思太重,将人心想得太坏,明明是不到三旬的年纪,心中如同住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一般,怀疑这个,担忧那个,一刻也不停。”
刘淮同样苦笑:“世道险恶,孩儿这也是没有办法,正如同前些时日,宋国的淮东兵马渡淮一事,非是我不想给宋国面子......”
魏胜听到这里,面色终于肃然起来:“大郎,这就是你做的不对了。”
刘淮还以为魏胜要说断李宝大军后路一事,当即就要辩驳。
孰料魏胜下一句话就是:“淮东大军劫掠宿迁,你怎么能不做任何惩戒与审判,就让他们安然撤回去了呢?”
刘淮有些惊愕。
好家伙,魏胜竟然认为自己出手太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