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四年之功一朝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知?门事曾觌在一众大将的环伺中,面上不显,但是内心已经慌乱至极。
    作为赵?的心腹,外加宣旨之人,他可太知道这封旨意内容到底是什么了。
    这封中旨几乎是让吴?将数年征战收复的国土拱手让人,四川...
    谷清臣这一声“太子殿下”,让整个营帐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那名清秀少年微微一笑,拱手道:“夹谷将军别来无恙。”
    谷清臣却已经跪下,头都不敢抬,声音低沉而颤抖:“臣……臣夹谷清臣,叩见太子殿下。”
    徒单利在一旁轻叹一声,道:“清臣,你既然已经投靠了刘大郎,那便不必再行此大礼了。太子殿下如今也不过是个……流落之人。”
    少年太子却摆了摆手,道:“礼不可废。即便如今国势危如累卵,也不能丢了祖宗的体面。”
    他目光落在谷清臣身上,语气平静:“夹谷将军,你既然投了刘大郎,为何又敢孤身前来我营中?不怕我将你拿下,送往汴梁献于仆散忠义?”
    谷清臣抬起头,眼中竟有泪光:“臣不敢欺瞒太子。臣虽降汉,却未忘旧主。臣此次前来,并非为汉王效命,而是为我女真一族的存亡而来。”
    徒单利与太子对视一眼,皆露出惊讶之色。
    谷清臣继续道:“太子殿下,臣在汉军中虽不过一介小吏,却也亲眼目睹了汉军之强盛。其兵甲之精、粮草之足、士气之盛,皆非我金军可比。更可怕的是,汉王刘淮并非暴君,他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士人归心,军中将士皆愿为其效死。”
    “如今,汉军已渡黄河,兵临汴梁。太子殿下可知道,刘大郎已下令,凡在二十日内归顺者,官爵如旧;四十日内者,降等一级;六十日内者,罢官为民,仍可再任;六十日后仍拒降者,斩无赦!”
    “此令一出,河南之地已有十余处猛安谋克归顺,连仆散忠义的亲信将领也有人暗中遣人与汉军联络。”
    “太子殿下,非臣无忠心,而是大势已去。臣斗胆劝殿下一句??若欲保全宗室血脉、女真族人,唯有早降。”
    徒单利闻言,脸色骤变:“你这是要殿下投降?你……你竟敢如此大胆!”
    太子却摆手止住徒单利的怒火,缓缓起身,走到帐前,望着远处的天际,沉默良久,才低声说道:“夹谷将军,你说得对,大势已去。”
    他回过头来,眼中竟有一丝明悟:“我自幼长于宫中,虽知天下多事,却不知局势竟已至如此地步。你今日所言,我信。可我若降,谁来为我金国守最后的体面?”
    谷清臣跪伏在地,声音哽咽:“殿下……体面,不是死战到底,而是保全族人。若殿下愿降,刘大郎必以礼相待。我女真虽亡国,但族人尚可存续,不至于灭族绝种。”
    太子低头沉思,许久才缓缓点头:“我明白了。”
    徒单利急道:“殿下不可!殿下乃金国储君,岂能向贼人低头?”
    太子却笑了:“徒单公,你可还记得,当年完颜亮南侵,我父皇曾问你:‘若敌破国,我当如何?’你当时答:‘君王死社稷,臣子死封疆。’”
    “可如今,我若死,金国便亡;我若生,金国或许还能留下一脉香火。”
    徒单利怔住,良久无言。
    太子又道:“夹谷将军,你回去告诉刘大郎,我愿意归顺,但有两个条件。”
    谷清臣抬头:“请殿下明示。”
    太子缓缓道:“第一,我要亲自面见刘大郎,当面谈妥归顺之事。”
    “第二,我要刘大郎保证,金国宗室、女真贵族、猛安谋克之人,皆不得被屠杀、奴役,其家族可迁往辽东,自立为部,不归汉王直管。”
    谷清臣一怔,随即点头:“臣定将殿下之意转达。”
    太子微微一笑:“好,那你去吧。”
    谷清臣起身,深深一拜,转身离去。
    徒单利站在太子身后,低声劝道:“殿下,此去凶多吉少,刘大郎未必守信。”
    太子淡淡道:“我知道。可若我不去,我金国便无一人有胆色;若我去,或许还能为我族留下一线生机。”
    徒单利无言,唯有长叹。
    谷清臣骑着骡子,踏着晨露,缓缓北归。
    他心中却已知,自己这一去,再无回头路。
    他夹谷清臣,已非金人,亦非汉人,只是一个见证历史终结之人。
    而与此同时,汉军大营之中,刘淮正与梁肃密议。
    “殿下亲至?”梁肃皱眉,“他竟有如此胆色?”
    刘淮点头:“看来金国之中,也有人明白事理。”
    梁肃道:“殿下若真来降,当如何安置?”
    刘淮沉吟片刻,道:“可封其为辽东王,统领女真诸部,自治其地,不设官吏,不征赋税,只归宗人府统辖。”
    梁肃道:“此策可行,但需防其日后复叛。”
    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