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在刘淮下令发动进攻的同一时刻。
汉军栾城大营中,枯坐一夜未睡的何伯求望着东方的那一抹白色,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大声对军使喊道:“快!就是现在,传令各部出兵!
去告诉所有总管,就说汉王已经抵达获鹿,与金贼大战!若他们依旧是汉王的忠臣孝子,现在就与我一起去支援大郎君,围攻真定府!”
太原府。
石七朗站在大营门口,看着已经初具规模的大军列队出营,放弃了近在咫尺的太原城,转向了寿阳、平定一线。
“你们觉得一城一地的得失方才是最重要的,但我告诉你们,不是的!”
石七朗大声对周遭将领说道:“最重要的从来都是人!都是那些敢战能战的人!
汉王有言:得地失人,人地两失,得人失地,人地两得。
只要咱们攻下平定,堵住井陉,那么金贼与蒙兀主力,就会被彻底封死!到时候,太原也不过是唾手可得罢了。”
呼延丈八大笑出声:“七哥都不在乎晋阳侯的爵位了,他们又如何会扯后腿?”
原本因为需要执行战略无法进攻太原而显得沮丧的将领们也都纷纷笑出声来。
的确,最大的直接得利者都不在意了,其余人又能怎样?
石七却直接抚着胸口,作心痛状:“我他娘的怎么可能不在乎开国侯的位置?
把那群蒙兀人碎尸万段之后,我第一个回来打太原!谁都不成!”
在愈发响亮的哄笑声中,汉军迎着朝阳,向着井陉进发。
莫州,任丘城。
金国莫州知州高长秋刚刚睡了一个时辰,就被部下唤醒。
“怎么了?是汉儿贼攻城了吗?又或者是城中的哪家大户又闹事了?”
前来禀报的军官满脸诡异:“都不是,汉儿贼似乎是......似乎是撤了......而且......唉,我也说不分明,知州且快去看看吧。”
高长秋赶紧起身,来到城头上,向下看去。
隔着一条宽大护城河的汉军大营,果真已然寂静无声。
几十名前几日袭击汉军营垒时被俘虏的金军,此时却驾着一艘小船回到任丘城下,而那小船两片船帆上各还写着斗大的几个字。
前面一个是:“老子不玩了!”
后面一个则是:“民贼王胡之人头!”
高长秋望着那枚挂在桅杆上的熟悉人头皱起眉头,只是思索了片刻,就惊讶的睁大眼睛。
他快步来到箭楼中的舆图之旁,只是看了片刻,就捶胸顿足,泪如雨下。
他身旁的小校连忙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高长秋:“知州,这是怎么了?”
高长秋泪水涟涟:“我被骗了!我被骗了!汉儿贼不是被我挡住的,而是故意留着我的!啊!!!陛下啊!!!陛下因为我在任丘坚守,亲自去了真定府。
却不知道,真定府乃是汉儿贼为陛下设置的陷阱啊!我害了陛下!害了陛下啊!”
小校连忙去看舆图,却终于沿着高长秋的言语发现了一个事实。
顿挫于任丘的五鹿军,还有停兵于博野、蒲阴的天雄军其实根本不用攻下身前的坚城。
只要齐齐向西进军,就可以轻易截断真定府与幽燕的联系。
可笑高长秋一直以为自己在坚守城池,为大金抵御敌人,却没想到汉军的战略目的一开始就没在这些城池身上。
小校看明白之后,却没有慌乱,也没有如同高长秋般哭出血来,只是保持了某种沉默,抚着高长秋的后背,为他顺气。
莫州军民与汉军厮杀,是因为感念高长秋恩德,愿意为他赴汤蹈火。但金国皇帝算什么狗屁东西?也配河北汉人流下一滴泪吗?
小校转过头来,透过箭楼的射孔看向朝阳,心中莫名想起早就听说过的一句话来。
刘氏之攻,似若神鬼。
此等羚羊挂角般的战略调度,果真是鬼神莫测。
大概在同一时刻,扭头看向朝阳的还有攻势犹如鬼神的刘淮。
此时汉军主力乃是自东向西进攻,金军只能迎着朝阳来战,也算是一点小小的优势。
而在烟花升起,总攻发动的那一刻,刘淮心中不由得也想到了梁肃所念的那篇《楚汉春秋》。
这本书是刘邦随军参谋陆贾所著,真实性很高。
当时原本选择坚守的宛城,在刘邦简单的进行了一次夜袭之后就选择投降的原因很简单。
古代军队指挥,因为通讯能力的限制,导致军队指挥是非常不灵活,不及时,并且非常受天气时间和视野限制。
历史上真实的夜袭一般是全军打着火把,军队不停用鼓乐来维持秩序。
而刘邦的军队,却可以在“鸡未鸣”的黑夜中,“匿其旌旗,人衔枚马束口”长途奔袭,然后“龙举而翼奋”......如巨龙腾空,雄鹰展翅一般。一瞬间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