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曾觌是赵?潜邸旧臣出身,一路幸进方才在朝中有一席之地。
换句话来说,这厮并没有在地方上历练过,也没有在官场上搏杀过,所以做事时有着文人式的天真。
曾觌原本想着,既然吴?这个宣抚使接了旨意,...
谷清臣一路北归,沿途所见皆是战火摧残后的残破景象。村庄荒芜,田地荒废,偶有百姓躲在山林之中,见其骑骡而过,皆不敢出声。他心中暗叹,这便是金国的末日之景。昔日强盛的女真帝国,如今竟落得如此境地,连太子也要亲自前往敌营乞降。
他不敢耽搁,日夜兼程,终于在第七日抵达汉军大营。刘淮亲自接见,听其详述太子之意,神色未变,只道:“太子有胆,我刘淮亦当以礼相待。”
随即,刘淮下令,派出精锐骑兵三百,由梁肃亲自带队,秘密北上,接应太子南下。同时,又命各路斥候严密监视汴梁动向,以防仆散忠义暗中动手。
果然,仆散忠义已派出死士,意图截杀太子。太子一行刚出汴梁,便遭遇伏击。幸得徒单利早有防备,率亲兵死战,才勉强突围。然而,太子身受重伤,一行人狼狈逃至牟驼岗,已无力再行。
消息传至汉军大营,刘淮面色一沉:“不能再等了。”
他当机立断,下令梁肃率骑兵加速北上,务必在三日内将太子接回。同时,命前线各军准备迎战,牵制金军主力,使其无暇顾及太子一行。
这一战,注定成为决定金国命运的关键一役。
梁肃率军夜行百里,终于在牟驼岗外十里处找到太子一行。太子已昏迷不醒,徒单利满身是血,却仍紧握长枪,死守太子身旁。
“殿下命在旦夕。”梁肃皱眉,“必须立刻南归。”
徒单利点头:“可金军已封锁道路,我们寸步难行。”
梁肃冷笑:“那就杀出一条路来。”
他当即下令,三百骑兵列阵,直冲金军防线。金军虽有防备,但未曾料到汉军会如此果断出击,仓促迎战,顿时大乱。梁肃亲自冲锋,一箭射穿金军将领咽喉,敌军顿时溃散。
太子一行趁机突围,随汉军南归。
仆散忠义得知太子已被汉军接走,暴跳如雷:“刘大郎欺人太甚!传令各军,即刻反攻!”
金军主力倾巢而出,直扑汉军大营。刘淮早已布防,命各军坚守阵地,另派奇兵绕道金军后方,切断其粮道。
这一战,从清晨打到黄昏,汉军死守不退,金军屡攻不克。而与此同时,金军后方粮草被焚,军心动摇。
战至夜半,金军终于溃败,仆散忠义被迫撤军,退守汴梁。
而此时,太子已安全抵达汉军大营,刘淮亲自为其疗伤,并设宴款待。
“太子受苦了。”刘淮举杯,“我敬你一杯,敬你的勇气。”
太子苦笑:“我已无路可退,只能赌你刘大郎守信。”
刘淮点头:“我刘淮从不食言。你若愿降,我必以礼相待,保全你金国宗室与女真族人。”
太子沉默片刻,终于举杯:“我信你。”
这一杯酒,标志着金国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
数日后,刘淮正式发布告示,宣布金国太子归顺,封其为辽东王,统领女真诸部,自治其地。凡金国宗室、贵族、猛安谋克之人,皆可迁往辽东,不受汉军管辖。
此令一出,河南诸地纷纷归顺,金军士气彻底崩溃。仆散忠义在汴梁城内怒吼:“刘大郎,你不得好死!”
然而,他已无力回天。
刘淮亲率大军,兵临汴梁城下。
“仆散忠义,你若愿降,我亦可保你性命。”刘淮亲自下令。
仆散忠义冷笑:“我女真男儿,岂能跪拜汉贼?”
他率残部死守汴梁,誓死不降。
刘淮不再劝降,下令攻城。
三日后,汴梁破。
仆散忠义自焚于城头,完颜守道被俘,其余金军将领或死或降。
金国,至此彻底灭亡。
消息传至临安,南宋朝廷震动。皇帝赵昀召集群臣商议,最终决定遣使北上,与刘淮议和,承认其对北方的统治。
刘淮于汴梁设立临时行宫,正式宣布建立“北汉”,自立为帝,年号“永昌”。
他颁布新政,广纳贤才,安抚百姓,重建北方秩序。
而那位曾孤身入敌营的少年太子,则带着金国最后的宗室与贵族,踏上前往辽东的旅途。
徒单利跟随其后,望着北方的风雪,轻叹一声:“金国亡了,可女真还在。”
太子回头望了一眼南方,眼中已无悲愤,只余平静:“是啊,女真还在。”
他转身,踏雪北行。
金国已亡,但历史仍在继续。
而刘淮,站在汴梁城头,望着南方的天际,心中却无半分喜悦。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北方虽定,但南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