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日,随着梁肃将刘淮将要称帝的消息传达出去,燕京城中的氛围立即就出现了一些变化。
城外几条大河之中的驮着石碑的老王八组团出动,并且被成百上千人一起看到。
燕山与太行山之中也是出现了成群异兽,白鹿之类的寻常生物只能算是小儿科,什么麒麟、凤凰、白泽等山海经传说也是成群结队。
至于什么天降异石,河图洛书,石人一只眼等等人造物品,那更是在一日之内烂了大街。
虽然还没有人劝进,但可以预想的是,这只是暂时没人敢越过那些真正高层表态而已,再这么持续下去,总会有投机分子跳出来的。
在某种躁动的氛围之中,刘连续发布了几个命令。
首先就是全面批判金国的内政问题,其中一点就是金国为了安置猛安?克户,将州县分得太碎。
就比如莫州,比山东的一个县大不到哪里去,却还有州一级的编制,纯粹养一群吃闲饭的冗官。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新光复的幽燕河北山西广泛存在,更是在山东中原都很严重。
因此,合并行政区一事迫在眉睫!
正好,现在河北、幽燕、山西、辽东都是新附之地,那些因为合并行政区而空出来的官员也不会被撤,正好调任到地方继续当官,而且,主动来新附之地的官员,在升上还会有优待。
这个命令的风头瞬间就有压过刘淮将要称帝消息的趋势。
没办法,自家汉王称帝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前途也是关乎子孙后代的,怎么能不关心呢?
而那些原本金国官员,都得被重新考察一番才能继续任用。
第二道命令则是直白许多。
首先是威。
刘淮下令将一路逃到黄河畔的完颜谋衍当场活剐,以祭拜被他父亲完颜室活别的大将邵云,随后,以他的人头当场祭祀当日陕州城破遇难的军民,并以李彦仙为主祀立庙,封其为陕州城隍。
虽然如今陕州还没有光复,但是必须得先昭告天下,弄出十二分的气势来。
威后则是恩。
刘淮下令招降高安仁、完颜允恭、完颜福寿、徒单宁等人,并且明白告诉他们,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浪费了,那最终他们的下场当与完颜谋衍一样!
这几个东金余孽日子过的也很惨。
高安仁当日带着完颜允恭连燕京都没回,就直接窜进了燕山之中,想要逃到关外草原。
只不过契丹人在燕山中堵塞道路,因此高安仁也只能继续缩在燕山中结寨自守。
他们本来就缺衣少食,再被冬日寒风一吹,短短几日就死伤一片。
完颜福寿则不愧为完颜雍钦定的福将,在当日汉军如此迅猛的攻势中,他竟然突围而出,甚至穿过了榆关,来到了关外。
只不过完颜福寿的好运气到此为止了。
关外也不是善地。
由于东金将辽东兵马都抽调到河北打决战,因此关外异常空虚,何子正与郑发三二人一路上狂飙突进,一手攻一手武攻,扫荡辽东如风卷残云。
而随着河北金军的大溃败,辽东也终究坚持不住,大规模的投降开始了。
何子正干脆带着一帮杂牌兵攻下了金国东京辽阳府。
完颜福寿无奈,想要继续向北,去上京会宁府,却因为道路阻隔,而不得不在冰冻成疙瘩的辽泽中落草为寇。
至于徒单克宁那就更惨了。
他原本就在河北试图拖延汉军的进攻脚步,不过由于汉军攻城拔寨实在是太迅速了,以至于他还没有发挥出本事,完颜雍就已经丢了脑袋。
聚集在徒单宁身边的残兵败将更是灰心丧志,人数也越来越少。
现在徒单克宁已经逃到河北东部的大盐碱地中苟延残喘,比落草为寇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在晋北占据宣德府与大同府的完颜永蹈,刘淮干脆一封文书发过去,让他不要给脸不要脸,立马投降,不要落得跟他父亲完颜雍一样下场。
在政治与军事的双重攻势之下,东金原本的太子完颜允恭最先坚持不住,选择出燕山投降。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作为一个承平太子,不说很难直面残酷人生,单单只眼睁睁看着护送他一路杀出来的忠臣孝子们在冬日燕山中冻饿而死,就足以让他崩溃了。
哪怕为了这些人活命,完颜允恭也觉得应该放下兵刃,举手投降。
高安仁则是陷入了巨大的惶恐之中。
因为按照原本的计划,明明应该是温奇志来护送太子,而他高安仁要跟着国家一起去死的。
可如今竟然是温敦奇志干脆利落的殉国,而高安仁则要背着家仇国恨,投降给刘淮,实在是有些造化弄人的意味。
高安仁在这一刻是真的想要抹脖子一了百了的,但是他死了,又有谁能保护完颜允恭呢?
不过也不用高安仁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