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难得雄才能任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十一月初二,就当陆游在四川风生水起之时,汴梁周边,汉军与金军骑兵的斥候战也已经拉开序幕。
    说句实话,这场仗打得实在是腻腻歪歪,与刘淮以往侵袭如火的打法确实判若两人,就连汉军军将也有些不太适应。
    距离刘淮下定决心争夺汴梁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汉军莫说发动大规模侵攻,就连正经兵马也只聚集了万人,到此时还没有跨过黄河故道。
    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有两点。
    一个是虞允文所指挥的宋军重兵集团虽然口号喊得山响,却一直待在南阳没有挪窝。
    汉军好歹还要探查情报,打一打前哨战呢,但宋军就像是吃了乌龟王八蛋一般,坐下就不动了。
    而另一个则是仆散忠义同样只是派遣精锐骑兵四面防备,以快打快,主力步卒则是缩回到汴梁城中,而且根本没有将大量财货、粮食、人口迁移的架势。
    三方就这么围绕着汴梁,展开了激烈的静坐战争。
    “大郎,我觉得仆散忠义也是想要打一场大战的。”
    汉军濮阳大营。
    辛弃疾看着沙盘上纵横交错的小旗,用手中木棍指了指汴梁至洛阳:“这段路程对于迁民来说,绝对不是短途。就算没有阻拦,百姓也很容易离散。”
    “我若是仆散忠义,肯定要想要击溃一路兵马,威慑一番之后,方才从容撤离。”
    辛弃疾用手中小棍指了指汴梁周边:“现在我军有三路兵马,一路由大郎君统帅,在大名府左近,有四千飞虎军,四千天雄军。”
    “还有一路在归德府,是由张白鱼张总管所率的三千东平军,从东面压迫。”
    “除此之外,也就是陈州军了。”
    说到这里,辛弃疾顿了顿,随后看向了肃立在帐中的张术等将领。
    “陈州军刚刚整编成卫所,此时战力不齐,正该有一员大将回去指挥。”
    张术等人齐齐一振,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这些陈州军将领来到河北之后,原本还以为要走一套标准的封建主义流程。
    也就是被施恩一番后,然后经历一场君臣和睦相处的戏码,再打上几场小仗,并肩作战几次后,也就能彻底融入了。
    不得不说张术等人想的很准确,也很有道理,却不够全面。
    除了正常的君臣戏码之外,这些外将在这一年间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学的头昏脑胀,只恨爷娘没给自己生个聪明脑子。
    从文书格式到情报交接,从军队行军到扎营列阵,从参谋制度到军官体系,从兵法韬略到新式武器,他们都得学个七七八八才成。
    一开始,这些河南出身的将领们还觉得学这些东西没用,但从今年六月开始,他们进入各军之中充当副将,跟着常备军进行实习演练之后,方才发现,汉王是真的将他们当作自己人了,也是真的想要培养他们充当军中骨干
    的。
    与此同时,这些河南将领还通过与家乡的书信往来,得知河南也在整训汰撤兵马,有的部下不习惯那些严苛的队列训练,写信来向原本的将主抱怨。
    乡里乡亲抹不开面子,因此谢扶摇就硬着头皮去找石据来求个通融。
    石琚也没有呵斥,只是说原本的谢扶摇是要回到军中得用的,可若陈州军没有被纳入汉军正军体系之中,那他们就只能充当辅兵了。
    如果谢扶摇真的愿意,石琚倒也不介意亲自去向刘淮求情,让陈州军某部成为二线部队,并由谢扶摇统辖。
    谢扶摇屁都不敢放,就灰溜溜的离开了。
    不过这件事传开之后,却让河南将领们更加兴奋。
    这不就说明还能有朝一日回到河南家乡统军吗?
    然而即便有这般念想,他们也没有想到时机会来得这么快。
    刘淮听懂了辛弃疾的意思,却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几名河南将领,就笑着说道:“五郎的意思是,仆散忠义很有可能先进攻淮北?”
    辛弃疾想了想,重重点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以己度人,易地而处,我也会这般做的。’
    辛弃疾说话还是比较给河南诸将,尤其是石据、李通面子的。
    如果说的直白一些,那就是宿州以西,汴梁以南,襄樊以东,淮河以北的这数州河南之地,那些新归附的兵马战力是不足的。
    而且因为汴梁如鲠在喉,拦截了南北交通,因此必须得有人在河南数州主事。
    如今的李通虽然政略过人,但是军事上没有建树,也并不是帅才,难以控制局面。
    为今之计,只有迅速往南方派遣大将,进行统筹调派。
    刘淮点了点头,再次回头在众将身上扫过一圈,随后又对辛弃疾说道:“五郎所思,即我所想。”
    “谢扶摇!杜无忌!侯琪!”
    “末将在!”
    “今日予你们将令,各自拔擢为统制官,回去之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