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可怜千万豪杰血,换得官家太平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交,刘淮立即低头作恭谨状。
    仅仅不到一瞬,刘淮已经看清楚了赵构的面貌,随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怪不得金国大臣都说赵构是个天阉之人。
    赵构虽然已经年过五旬,却是肌肤白皙,少有皱纹。他的相貌英俊,却并不是那种十分硬朗的英气勃勃,而是有些阴柔。
    更为关键的是,赵构并没有蓄须。
    在这个以长髯为美的时代,男子虽然并不是都如同魏胜一般,有一把令人羡慕的大胡子,却也是要留一些胡须的。
    就比如刘淮,他此时就在唇上颌下留了一些短髯。
    加冠之前还好说,到了加冠之后如果还没有胡须,为官的都能算是有损官仪,周围亲朋好友就该悄咪咪的介绍郎中了。
    但是赵构身为皇帝,却是面白无须,遥遥望去,只觉得赵构与他身边的内官别无二致,真的就如同阉人一般。
    赵构同样只是扫了一眼,虽然觉得对方失礼,却没有发作,甚至连愤怒之情都升不起来。
    正如昨夜他向杨沂中询问刘大郎是忠是奸,而杨沂中直接敷衍过去一般,赵构根本懒得去想这种显而易见的问题。
    在整个宋国朝廷君臣上下,无论主战派主守派还是主和派看来,山东义军可谓对大宋忠心耿耿,一片丹心照明月的那种。
    在战局最为危急的时候,南下参战,一路打得都是硬仗烂仗乃至于找死仗神仙仗,说的难听一点,如果不是靖难大军每战必争先,说不得当时采石矶就会出大乱子。
    而若不是这刘大郎冒险率军绕后,攻下了巢县,断了金军后路,逼得完颜亮回身决战,说不得金军现在还堵在建康对面对赵构喊打喊杀呢!
    忠心可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至于什么杀一两家地主豪强,打一顿城门守军,与朝中官员起一些冲突等等破事,在如此忠肝义胆的行径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待忠臣,就应该优容一些,更何况现在赵构原本的班底,也就是主和派式微,为了拉拢新的政治力量,他更要展示出大度来。
    接下来就是一些寻常问对,比如各军请调粮草,驻地分派,赈济两淮之类的问题,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重头戏肯定是在完颜亮与金国使节身上,所以就没有过多言语,例行对答之后,就都开始期待接下来的事情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文官班列中段,一名身着朱色的老者出列,举着笏板躬身行礼:“臣给事中金安节有事请奏。”
    赵构眉头微微一颤,随后就看向了身居前列的汤思退。
    这可是汤思退的人。
    汤思退是要做什么?昨日打压那些功臣也就罢了,如何在这种场合都要闹事?这哪里是在扫赵构的兴,分明是打赵构的脸!
    然而见到汤思退一脸错愕,赵构也按下心思,静静等待。
    汤思退的诧异不是假的。
    金安节虽然是他的党羽,但这一出的确不是他指使的。
    “彦用,若非是要紧大事,则速速退下,事后上书议事。”汤思退神色变得有些严厉,直接出列作呵斥。
    谁知金安节只是摇头:“汤留守,下官所议,正是十万紧急的事情。”
    汤思退目光一凝,深深看了金安节一眼,随后就用目光扫向了其余一众人,最后只在陈康伯、张浚、虞允文身上凝视片刻,方才冷哼一声,转身回到了班列。
    他的权势再大,也不可能阻拦一名四品给事中出言奏事,只能在事后探查明白他究竟投靠了何人,然后罢官流放罢了。
    汤思退此时虽然只是个建康留守,却知道自己被贬只是因为在战时为赵构背了锅,赵构本人才是主和派的大头目,只要赵构不死,汤思退就能中山再起。
    可朝中总有人看不清这个关节,以至于临阵倒戈,汤思退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指使的,敢在这个时候扫赵构的兴致。
    赵构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随后对金安节说道:“金卿请言。”
    金安节深吸一口气,随后躬身说道:“臣弹劾知枢密院事叶义问、淮南、浙西、江南东西路制置使刘?,丧师辱国,致两淮糜烂,尤其刘?之侄统制官刘汜,贪鄙好色,懦弱无能,致使楚州大败,淮水防线被金贼突破,请严
    惩以谢天下!”
    好家伙。
    刘淮回头看了看身后已经浑身剧烈颤抖起来的刘汜,心中连呼好家伙。
    宋国这政治环境属实恶劣,刘?都已经身死,竟然还要被扣上如此大的一个帽子。
    也不知道这金安节知不知道刘锋的死讯,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揣着糊涂当明白。
    而且,这金安节竟然如此勇猛,究竟是哪一方的悍将?
    别说刘淮,在这大殿中的所有宋臣都在惊愕中思索这个问题。
    这已经算是新一轮政治动荡的起手式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