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东风夜扫苏堤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事实证明,救百姓于水火之人很少,但想要救自己于水火之人,那可是真的数不胜数了。
    而且要论革命热情,程风这帮子豪强都排不上号。
    就在程定下章程,却还没有发动的同时,最先爆发起义的是漕船上的漕帮。
    这些最底层的草莽原本只是替金军转运粮草,然而见到大量民夫被驱赶到苏堤上开始挖掘的时候,几乎是群起躁动起来。
    看守粮草的武捷军甲士立即开始了弹压。
    斩杀了几人之后,方才让漕帮平静下来。
    然而这种平静反而成了暗流涌动,十余艘大船刚刚驶出了港口,就有三艘不妥当起来,在大河上停住,随后缓缓的沉了下去。
    在船上看押粮草的金军与船上的漕工一个都没有逃出来。
    这些有着江湖气的草莽汉子,竟然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凿沉了大船。
    与此同时,其余大船上也渐渐有浓烟升腾起来,甲板上也起了喊杀声,不断有人跳河或者落水。
    守在码头上的行军猛安有些措手不及,立即下令士卒将漕工都看管起来,不要让他们靠近堆积在码头上的军粮。
    不过他反应的还是有些慢了,就在军兵们分散开来的时候,已经有几座粮垛冒起了浓烟。
    金军军官见状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对码头上的力工、漕工、商户展开了无差别的屠杀。
    “哈哈哈,金贼,你们不是想要用水淹死我们吗?”
    “你们先烤一下火,暖暖身子吧!”
    在鲜血与哭嚎声中,却依旧有人用劣质兵器发动了反抗,大量的油料被泼的到处都是,简易火把四处乱飞,很快就将整个满头点燃。
    往日繁华异常的彭城外渡,也被大火所点燃。
    武捷军也只能随之撤离码头。
    这场大火仿佛是徐州百姓发动反击的信号一般,很快,整座彭城都躁动了起来。
    而武捷军在其中,仿佛陷入汪洋大海的一片孤舟般,有些摇摇欲坠起来。
    “你去告诉郭总管,让他不要待在彭城了,回到戏马台吧。”
    蒲察世杰在接到探马游骑的汇报,再结合实际感受,立即就做出了判断。
    彭城之中已经很难再继续待下去了。
    白日还好,马上就是夜间,彭城的豪强们完全可以趁着夜色,搞一些阴谋诡计,乃至于杀人放火。
    虽然理论上来说,武捷军是不害怕普通百姓,也不害怕豪强私兵的,如果真的能狠下心来,用刀排头杀去,将那些豪强庄园灭门,堵住四门,杀空一座城,也是轻而易举的。
    然而此时武捷军是要撤军的,又不是来平定徐州的,吃饱了撑得跟徐州上下所有人较劲?
    造一场‘彭城十日‘的惨案简单,到时候张白鱼与辛弃疾一南一北围上来,那武捷军就成了‘瓮中捉鳖‘的那个鳖了。
    既然如此,郭安国带着两个猛安在彭城驻守已经没有意义了,还不如合军一处,行军也方便一些。
    “报!俺家猛安让俺来告知总管,苏堤民夫逃走许多,让俺来求总管,再征调一些民夫,否则很难掘开大堤。”
    蒲察世杰皱眉说道:“告诉蒲察评,他麾下儿郎难道就只会拿刀,不会拿锄头?哪怕用手,也得给我把苏堤刨开!”
    来请令的军使不敢再争辩,立即拱手离去了。
    蒲察世杰登上了望楼,借着夕阳的余晖,眯着眼睛看向了四周。
    戏马台之所以能够成为屯兵之地,是因为这里地势比较高,却没有高到险峻的地步。
    这里四面皆是缓坡,而中间有一片平地,犹如山上平台一般,所以才有戏马台之称。
    因为戏马台从项羽定都彭城时期,就充当军营,因此,这里的营寨都是半永久的军事工事,倒也不怕有什么疏漏。
    然而,此时蒲察世杰看着落下的夕阳,听着游骑探马所传递的消息,还有一些以往亲近金国的豪强大户明显的敷衍,只觉得浑身寒意升腾。
    今夜不好熬过去。
    事实也正如蒲察世杰所想,郭安国在接到蒲察世杰的传信之后,一刻都没有耽搁,立即率领两个猛安出城,准备来戏马台与主力汇合。
    饶是紧赶慢赶,郭安国出城的时候,夕阳的最后一处余晖也跌落入地平线中。
    然而郭安国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彭城与戏马台之间不到两里的路程上,他竟然遭遇了伏击。
    金军正在传递点燃火把,就听到官道两侧同时吹起了哨子声,随之响起的则是震天的喊杀声。
    “杀金贼!”
    “杀贼!”
    郭安国并没有慌乱,只是皱起了眉头。
    他不明白徐州汉儿是怎么埋伏的。
    因为这段路程上的游骑探马十分密集,而且还有戏马台高地居高临下作监视,徐州汉儿即便再熟悉本土,神不知鬼不觉的摸过来?
    难道武捷军在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