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襄樊千载弄干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住身处光化的宋将王宣,自己则亲率两个合扎猛安,六千金国最精锐的兵马,扔下了身后宋军与所有辎重,一日两夜奔行百余里,以不成功便成仁的姿态,抵达了樊城之下。
    此时的樊城只有千余宋国正军,其余的全都是民夫丁壮之流,在仆散忠义亲自率军登城的攻势下,瞬间大乱,被一鼓而下。
    直到这个时候,与樊城互为犄角的东西二城甚至都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有前线哪支兵马退回来休整。
    待从这乱糟糟的一夜中回过味来之时,樊城已失,什么都来不及了,守将只能将这个要命的消息告知身处汉水南岸的吴拱。吴拱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如同被五雷轰顶一般。
    原来金军猛攻枣阳,分兵光化从来都是战略欺诈,是声东击西,真正的杀招在这里!
    樊城不是不能丢,但这也丢得他娘的过于快了些!吴拱虽然火速来襄阳坐镇,也发动了几次反击,但面对金国最优秀的统帅所率领的最优秀的兵马,吴拱屯驻在襄阳的万余精锐根本毫无办法。
    而且樊城被金军占据后,在光化、均州、枣阳、信阳作战的宋军就彻底失去了支援,成了孤军。
    即便这些宋军不可能被迅速吞下,但后路被占据所造成的士气打击肯定是无与伦比的。
    若是战事再拖上半年,枣阳可以通过安陆派遣援军,还能维持下去,其余几部兵马就真的要死无葬身之地了!金军到时候清扫完汉江以北,再自樊城渡江南攻,就算有水军协助,吴拱自认为也绝对挡不住。
    万般无奈之下,吴拱只能与汪澈联名上书请罪。
    这军情文书,也就到了刘锜手上。
    将事情来龙去脉讲述了一遍之后,陆游不由得连连哀叹,却又狠狠跺脚,心中充满了对王权的愤恨。
    如果两淮没有糜烂到这种程度,原本的战略态势应该是宋国的巨大优势才对。正因为王权这厮的怯懦逃窜之举,才使得天下局势乱成了这副模样。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该杀!
    另一边的叶义问见到刘锜与陆游失态到这种程度,心中也是变得有些慌乱,然而这名不知兵的枢密相公确实不知道为何樊城一丢后果会如此严重,当即就有些不知所措。
    刘锜也知道,想要让叶义问同意接下来的军事动作,就必须得让他知道如今事态紧急,但此时他又确实心乱如麻,只能对着陆游示意,让他做解释。
    陆游也不含糊,从腰间拿出剑来,在地上刷刷刷画出了蜀地、襄樊、两淮、江南的大略地形,对着叶义问解释道:“相公请看,这是荆襄。”
    “荆襄上下各有广袤平原,北边是南阳,南边是江陵。但这两者之间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被大洪山隔断。在大洪山两侧,有两条通路。东侧是枣阳,安陆,就是吴拱吴太尉重兵保护之地。”
    见叶义问依旧面露迷茫,陆游继续解释:“枣阳属随州,随州此地春秋时为随国。
    《史记》中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史家惜笔如金,为何记载此事?就是因为楚国击败随国后,进入了南阳之地,开始威胁中原腹地。”
    听到这里,叶义问方才恍然大悟,示意陆游继续往下说。
    陆游随即用剑指了指大洪山西侧:“另一条通路就是汉水,控扼汉水之地,即是襄樊。
    三国时关云长围攻襄樊连败魏军之所以会威震华夏,就是因为攻下襄樊,前方尽是坦途,可以直取许昌。而岳元帅也是如此。”
    叶义问若有所悟,捋着胡子说道:“也就是说,如果金贼攻下襄樊,就可以顺着汉水南下,直指江陵?”
    陆游点头,并用剑在地上一划:“正是如此,而若是金贼在江陵站稳脚跟,则可以顺流而下,直取建康,长江天险成为虚妄,江南也难保。”
    见叶义问复又陷入了迷茫,陆游只能继续拿历史作例子:“晋时王濬灭吴,隋时杨素灭陈,都是如这般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对于我朝来说,江陵更是丢不得,须知春秋之时,楚国在设立在江陵平原的郢都被攻陷之后,屈原绝望至极,直接投水自尽了。”
    听到这里,叶义问终于彻底明白了过来。
    而反应过来之后,这名枢密相公比刘锜与陆游更加失态:“刘都统,如此说来,岂不是襄樊一失,大宋遂危?”
    刘锜点头:“正是如此!”
    叶义问更加失态,但失态的方向却与陆游所设想的畏缩恐惧不同,他虽然浑身颤抖,以至于声音都微微发颤,可语气却还算坚定:“那么老夫这个枢密相公,你这个都统,难道此时不应该为了拯救国家,做一些大事吗?”
    刘锜仿佛第一次认识对方一般,上下打量起来,片刻之后方才说道:“襄樊那边,所有人都是鞭长莫及的,只能依靠小吴太尉了。别说咱们没办法飞过去,就算有办法,朝中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说着,刘锜指了指舆图上的一处:“为今之计,想要扳回局势,则要拼死作战了!”
    叶义问顺着刘锜的手指看去,不由得眉毛一跳。
    彼处正是西采石。
    完颜亮三万大军所在的位置。
    “但这并不是淮东大军一厢情愿就能做成的事情。”刘锜继续说道:“需要刘大郎、需要成泼才,需要虞相公与李番子的同意,而且要最快商量出一个可行计划来,战机很有可能就在这数日了!”
    “刘都统,你先在此处整军备战。老夫亲自去一趟采石!”叶义问终于拿出了宰执的担当,立即起身说道,浑然不顾自己马术不精,年老体弱。
    但还没等陆游出言相劝,就听得门外有人唱名,有八百里加急文书从采石发来。
    所谓响鼓哪需重锤?
    刘锜与叶义问有勇有谋,虞允文与李显忠也不是颟顸之辈,刘锜能想到的事情,他们又如何想不到呢?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