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剑曾当百万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黄河北岸,刘淮听着刚刚传来的捷报,微微点头:“此战当是天雄军首功!以三千之众正面迎击两万金贼,也足以名扬天下了。”
    与刘淮的平静不同,周围的郎官与亲校大多异常振奋。
    即便沉稳如梁肃也皱眉问...
    “报??”
    “汉军大举渡河!”
    “前锋已至延津,正向开封府方向推进!”
    金国枢密院大帐之中,传令官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声音带着几分惊慌。
    敬嗣晖缓缓抬头,脸上没有一丝意外,仿佛这一切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他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汉军兵力几何?统帅是谁?”
    传令官顿了顿,声音低沉:“据斥候回报,汉军主力三万,由辛弃疾与张世杰分统,刘淮亲至前线督战,军旗已至滑州。”
    “刘淮……”敬嗣晖喃喃一句,眼神复杂。
    他放下手中茶盏,缓缓起身,走到帐外,遥望南方。
    黄河水滚滚东流,寒风卷起残雪,扑面而来。
    “来得比预想中还快。”敬嗣晖低声自语。
    身后,一名金军将领上前,神色凝重:“相公,开封府虽有坚城,但士卒无心战守,若汉军压境,恐难久持。是否即刻向洛阳请援?”
    敬嗣晖冷笑一声:“请援?洛阳那边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来救开封?”
    将领闻言,面色一变:“那……那该如何是好?”
    敬嗣晖沉默良久,终是叹息一声:“传令,全军备战,封锁城门,准备守城。”
    将领一愣:“相公,真要守城?可军心不稳,若强行征调,恐怕……”
    “那就让军心更不稳。”敬嗣晖冷冷道,“传我军令,凡有临阵脱逃者,斩;煽动军心者,斩;擅自离营者,斩!”
    将领不敢再言,抱拳领命而去。
    敬嗣晖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滚滚而来的尘烟,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开封府这一战,或许就是金国在中原的最后一战。
    而他,也将成为金国在中原的最后一位留守者。
    ---
    “报??”
    “辛都统已率军渡河,前锋已至延津,敌军尚未迎战,已退守开封。”
    “张总管部亦已抵达白马津,与辛都统形成夹击之势。”
    “我军士气高昂,士卒皆愿一战。”
    军帐之中,刘淮听完斥候回报,缓缓点头。
    他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沉声道:“传令辛弃疾,张世杰,立即分兵合围开封,但不可强攻。”
    “是。”传令官应声而出。
    梁肃在一旁微微皱眉:“大郎君,为何不趁势攻城?以我军之锐,开封虽有坚城,未必能守。”
    刘淮笑了笑:“开封府虽坚,但金军已无战意,若强攻,反而激起其死守之志。不如围而不打,待其自乱。”
    梁肃若有所思:“大郎君是想逼迫金军内乱?”
    “正是。”刘淮点头,“金军之中,汉儿军居多,若我军围而不攻,只放风声,说金廷已弃开封,欲迁都洛阳,他们必生疑虑。”
    “若再有旧识之人从中策应,开封府不战自溃。”
    梁肃恍然大悟:“大郎君高明。”
    刘淮负手而立,望向南方:“此战,不是为了夺城,而是为了震慑。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汉军南下,不是为了争一城一池,而是为了收复山河。”
    “若金军识时务,自会归顺;若冥顽不灵,那就让他们在开封府,陪金国一起沉没。”
    ---
    开封府内,气氛愈发紧张。
    金军虽已布防,但士卒多有不安,尤其是汉儿军,更是人心惶惶。
    “听说汉军来了三万,全是百战之兵。”
    “汉王亲自督战,这回怕是真要亡国了。”
    “我听说,汉军对投降者不杀,还给官做。”
    “可我家人还在城外,若汉军攻城,岂不遭殃?”
    “要我说,不如早降,还能保住性命。”
    军营之中,私下议论纷纷,士气低迷。
    而金军将领们也早已看出苗头不对,开始加强军纪,严令禁止军中私议。
    但越是压制,人心越是浮动。
    敬嗣晖坐于府中,脸色阴沉。
    他面前,一名亲信将领低声劝道:“相公,如今军心已乱,若再不早作决断,恐怕迟则生变。”
    敬嗣晖缓缓摇头:“我知你意思,可我身为金国枢密使,岂能背弃国恩?”
    将领急道:“相公,金国早已名存实亡,若再固执己见,只会与金国一同覆灭。”
    敬嗣晖沉默良久,终是叹息:“我知你忠心,但此事……还需再议。”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入内,脸色苍白:“报??相公,大事不好!”
    敬嗣晖猛地起身:“何事惊慌?”
    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