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民政军事谋划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淮的发言被打断,却也不能不回应这名武成军总管:“自然是要一视同仁。”
    呼延南仙冷笑了一声,刚要说话,却听到刘继续说道:“但我说的精简兵马,与你们想的不一样,而是整理户口,编订军户,从头到脚彻查一遍,莫要有遗漏。现在的常备兵马属实是太多了,人吃马嚼,哪有那么多钱粮?”
    呼延南仙一愣,见原本面色紧张之人皆是恍然,也是讪笑了两声,当即就坐了回去。
    刘淮的意思很简单,并不是要将这些兵马全都撵回家当老百姓,而是山东东路养不起这么多常备兵,想要进行土地兵制度,藏兵于民。
    多给你们一些职分田,你们自己种地养自己,到了战时再集结起来,进行作战,到时候厚发军饷,并且有赏赐。
    简单来说就是唐朝府兵制与明朝卫兵制的混合变种,再加上一点点募兵制的影子,形成了如今山东的兵制。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山东百废待兴,哪里有那么多的钱粮去养四万兵马?把山东父老骨头都碾碎了榨油都不成啊!
    虽然府兵制会养出割据的节度使来,卫所兵制会将士兵变成老农,而这套藏兵于民的军制没准会集两者之所短,将军队变得既独立又不能打。
    但现实问题就是这样,并不是事事都有最优解,往往得需要在一堆糟糕的选项之中,选出那么一个不那么糟糕的。等到机会成熟之后,再行拨乱反正。
    “今后两年,金国将会大乱,正是咱们的机会,所以一切都要以休养生息为主。”刘淮继续说道,语气中已经有些严厉:“我知道你们这些大将中,有些人还满脑门子想着建功立业,但我此时也明确告诉你们,不成的,打了一
    年多,山东民力已尽,战士也已经师老兵疲,再打下去,没准金贼还在,咱们自己就要内里生乱,民怨沸腾了。”
    “而等待金国内乱快要完结,各方皆是疲惫不堪,宋国将两淮修整的差不多了,有能力北伐之时,才是咱们的用武之地。”
    “这就是整套战略了,还望各位知州,诸位将军能将这番言语跟儿郎们说清楚。”
    见没有人反驳,刘继续说道:“所有兵马,纳入山东义军元帅府管辖,由我父魏公为元帅,统领全局,山东东路暂时在益都府、潍州、莱州、登州、宁海州、密州、莒州、沂州、海州设立九个卫所,军中户籍管理皆在卫所
    中管辖,只有山东元帅府才有军队召集与调动的权利,其余人只有建议权,无决策权。
    说到这里,下首的一些人明显是松了口气。
    刘淮此时依旧将名义上的大权让给了魏胜,虽然实际实行起来,肯定是充当执行者,但这样一来,双方的矛盾也会熄灭于无形。
    只要不发展到火并夺权就好。
    而另一些人则是有些迟疑。
    这些人大部分是军头,他们虽然已经将军册给了魏胜,并且接受魏胜在军中安插亲信,但还是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的。
    此番若是将军籍都转到新成立的卫所,那么就真的要成了魏胜的部将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从刚刚开始就充当刺头的呼延南仙却是率先出言:“大郎君这番言语有理,我武成军立即着手处理此事。”
    见周围人诧异转头看向自己,呼延南仙苦笑着说道:“武成军的情况究竟如何,诸位又不是不晓得,经历了数年劳而无功的大战,麾下儿郎们早就疲惫,有许多人甚至连婚配都没有,若不是这番在邳州还算有些功劳,说不得
    连家都回不得了。”
    要说这些山东良家子被金国折腾的确实是够惨,不过相比较来说,当日跟着呼延南仙一起叛出金国水军大营的那两千多人日子要好过许多,毕竟是充当解放者回到家乡的,乡亲父老也能高看一眼。
    但跟随徐文南下的那六千多人就惨了,什么都没有捞到不说,反而落下了助纣为虐的罪名,若不是回军时跟着忠义军抢运了邳州粮草,得了些赏赐,此时连家都难回。
    经历了这么一遭之后,颇有些良家子已经心灰意冷,想要解甲归田了,此番正好能给他们一个说法。
    最起码免上几年的税赋也行啊!
    见呼延南仙都已经妥协,其余人更是无话可说,纷纷点头示意。
    刘淮见状,继续说道:“以下宣布常备兵马数额,首先是武成军。”
    呼延南仙抬头,对上刘淮的眼睛,连忙低头拱手听令。
    “武成军有两千五百的军额,驻扎在益都府,以应河北金军,由李通参军协助,将剩余兵马纳入卫所管辖,划分职分田,军籍民籍要分开。”
    李通起身应诺,而呼延南仙是见过这位金国相公的,立即就躬身行礼,随后连讨价还价都没有,立即坐回原位,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默然不语了。
    这刘大郎准备当真充分,竟然将前金国相公都拿出来压自己,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