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本书中所描述的代冲古镇,据相关资料记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
最初,这里只是一个名为“代家庄”的村落,名字直白地昭示着它的起源——一群代姓人在此聚集,繁衍生息,筑起了属于他们的家园。
只是,关于代姓的由来,如今已如被岁月尘封的秘宝,难以考证其真实性。
有人猜测,或许是当年为躲避战乱的人们,带着一身疲惫与惶恐,隐姓埋名来到这片土地,希望能在这方天地中寻得一处安宁。
无论真相如何,代家庄已然成型,代氏族群在这里扎下根来,开启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家庄的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平静而安稳。
但安稳之下,总有潜藏的危机。
为了保障村庄的安全,村民们不断加固庄子外围的寨墙,修缮城门,将家园守护得愈发坚固。
然而,岁月的流转从不会一帆风顺。
建国初期,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水灾侵袭了代家庄。
洪水如凶猛的巨兽,吞噬着村庄的角落。
幸运的是,房屋的损失并不算特别惨重,但住在低洼处的几户村民,却不幸被无情的洪水卷走,消失在茫茫水涛中。
这场灾难在代家庄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为了铭记这份伤痛,提醒后人重视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代家庄决定将名字改为“代冲”。
族群的壮大,往往伴随着内部矛盾的滋生。
代冲的代氏家族也不例外。
多少代人以来,家族内部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摩擦与纷争,但张华奶奶与父亲的遭遇,却是代冲人记忆中从未有过的第一次。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与权力的争夺脱不开干系。
这一切的导火索,源于张华的亲大伯代明远和当时代家几位所谓的话事人之间的争权夺势。
代明远作为长房长子,自出生起便带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再加上张华的亲爷爷从小对他过分娇惯,使得他养成了自私霸道的性格,眼中容不得半点不顺从。
而当时,代家的三叔、四叔、五叔、六叔等几位偏房长辈,也各有各的小心思。
在庞大的代氏族群里,长房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掌管全族事务。
这一权力的传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千年岁月的沉淀与积累。
长房之所以能稳居此位,不仅仅是因为家族成员的能力与智慧,更在于他们对族群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房家族始终以族群利益为重,无私奉献,为族群的发展与繁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种传承,不只是权力的交接,更是责任的传递。
每一代的长房都肩负着带领族群走向辉煌的重任。
他们需要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家族情怀,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全族的信任与期望,将族群的事业发扬光大。
可到了张华爷爷这一辈,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晚年的他,渐渐发觉自己娇惯长大的长子代明远,并非担任代家族长的最佳人选。
一次酒后,他无意间透露,打算将家族事务交给二儿子代明昶(乳名代权)。
说这话时,在场的恰好有上述几位偏房兄弟。
对于张华爷爷这位长房族长大哥做出的决定,几个偏房弟弟明面上不敢有丝毫反对。
但当这位族长大哥病危离世后,他们便露出了真面目,开始暗中鼓动没什么脑子的代明远闹事。
当时的代明远虽然已经结婚成家,却依旧是个不通世理的混球。
被几位偏房叔叔一番怂恿,他竟做出了丧尽天良的事——将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同父同母、年仅八岁的弟弟赶出了家门。
有代明远的骄纵不可一世在前,又有几位老人在背后明里暗里地支持,族内的百姓即便心中万般不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老族长的遗孀带着幼子被逐出代冲村。
最后,为了活命,这对可怜的娘俩不得不离开这片生活了多年的土地,嫁到他处,开始了新的生活。
代冲古镇的这段过往,也成了家族历史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诉说着权力与人性的复杂纠葛。
其实,在这场家族权力的旋涡中,最可恨也最可怜的莫过于代明远。
他被权力的欲望冲昏了头脑,甘愿成为他人手中的利刃,亲手将血脉亲情斩断,背负起千古骂名,将母亲和弟弟无情地赶出家门。
可他机关算尽,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并没有如愿坐上族长的位置。
那象征着家族最高权力的族长之位,最终被偏房的三叔收入囊中。
族内的大小事务,也落入了三叔、五叔、六叔三人手中,他们形成了新的权力核心,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