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儒家,法家,杂家各自的想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司民府书房,太学院祭酒张事忠将自己知道的信息说了出来,其中包括梅俊苍的推理,末了,他恨声道,“以国事之名,滥杀无辜,与妖孽何异!”
    作为太学院祭酒,自己麾下的馆藏官就死得这么不明不白他当然气愤,但气愤有什么用呢?
    一来对方出手料理一个馆藏官,能够消除的证据都消除了,最后留下的也只是指向周铁衣罢了,二来最重要的一点,紫霄天中的大夏圣上都默许了此事,天后也默许了此事,外面还有周铁衣成圣的危机,他们当真是里外不是人,腹背受敌。
    “不急。”
    董行书咳嗽了一声,轻声说道,“不过是酷吏罢了,早晚有走狗烹的一天,这账先给他记下。”
    对于高文灿,董行书倒是十分自信自己能够解决。
    张事忠急切地说道,“师兄,如何不急?梅俊苍他们退了,那高文灿至多今晚就会打开书库,别人进入书库或许还会遇到阻碍,但是高文灿有天后,圣上密令,身边还跟着夫子院的人!”
    除开玉京山上的儒家和史家,最了解进入书库方法的莫过于夫子院。
    董行书取下旁边泥炉上的水,给自己和张事忠斟茶,腾腾雾气茶香在这微冷的春日之中荡开,让人忍不住心平气和。
    他知道张事忠为什么急,因为那书库之中藏着太史公留给自己最后的手段,太史公明言这是自己能够赢周铁衣乃至于现在圣上的关键,若是失了这手段,张事忠实在是想不出,凭借他一个三品和董行书一个近乎要被废了的二品,怎么和周铁衣,大夏圣上争雄。
    “那东西我们保不住的。”
    董行书目光幽深。
    张事忠手掌紧握茶杯,直到热水烫了手心,才松开,颓然叹息。
    他们的对手都不是蠢货,甚至现在所谓的‘队友’大夏圣上在决定亲自出手对付周铁衣之前,都必须要确定自己手下所有人的安全,那么天京儒家和史家就算再有什么高明的手段,也一定会被翻个底朝天,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才放心。
    “攘外必先安内,这道理还是我当初讲给他听的。”
    张事忠作为太学院祭酒,也当过宫中讲师,此时他回忆起三十年前那堂帝王学,颇有种幻灭之感。
    董行书呵呵一笑,“还记得老师走之前对我们的提点吗?”
    张事忠见董行书一点都不忧虑,还如此自信,颓然之心重新振作了几分,抬头琢磨起来。
    董行书继续说道,“盖棺定论从来都不是秘密,想要仅仅只是靠盖棺定论这个术来制约天下最强者,莫过于缘木求鱼,术始终只是旁支,道才是根本。”
    “那我们如何制约他们?”
    “既然是最强者,但自然要最强者自己才能够制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过如是,盖棺定论在我们手中的作用,是让他们相信,这是能够制约他们的术,所以当初老师才提醒我们,即使是假的,也可以做成真的,当初周铁衣进入学宫很好,今日他们进入书库也很好,因为这会让他们相信这术一直都在,一直都有用。”
    董行书转而说道,“他在太乙观上讲五仙之道,必要和春耕农业相配,此事我们不能够放,因为这才关乎天下大道,你现在亲自去天后平章宫,就说我的意思,王明义在平津渡改革有功,可堪大任,回调天京,可为春耕农事改革专使。”
    张事忠立马明白了董行书的意思,他们师兄弟之所以能够联合,而不像唐安世那样反目,是因为两人在教育理念上相同,都认为他们这一代即使输了,但却能够培养出新的一代继承儒家意志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即使学习了周铁衣的那一套改革理论和技术,但最终还是会以儒家道理为核心,塑造新儒学。
    现在天京局势变化越发复杂,王明义在平津渡主导了一场新型改革,已经有了自身的收获,现在必须要回京。
    因为现在回京立马就可以委以重任。
    他们在史家书库上‘不追究’,但是相应的,天后,圣上就要拿出东西来安抚他们两个‘遗老遗少’,而他们的要求就是一步将地方改革的王明义推入中央改革核心,彻底立下新儒这杆大旗。
    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张事忠想道,如果不趁着这次机会,农业改革权柄核心,很难交到一个弱势势力的年轻人手中。
    “我这就去做。”
    张事忠起身,离开了司民府。
    与司民府相隔不过几条街的司律府中,青空规先考校了一下梅俊苍的法家学问,十分满意地点头道,“以前我觉得儒家那套天命出人杰的理论夸大其词,见了你身上的变化,才知道所言非虚,再过一个月,等大夏天宪彻底翻译好,你也就会顺利圆满五品‘借势’。”
    “四品‘操术’最重要的不是玩弄人心,是克制自身欲望,你若明白了这点,那么一两年内,入三品就不成问题。”
    青空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