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董公七策定胜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件事写到《天京报》上,让天下人评理!
    董行书越发觉得在场之人不足与谋,叹息一声,才开口道,“去联系天下书院,无论儒法,史家,名家皆可,给他们在《醒世报》上写文章的权力,这亏空让他们来补!”
    诸公们听完,沉默了一阵。
    然后学部尚书唐安世赞叹道,“此计甚妙,这文法之争,可不能只是我儒家和法家出力,他们名家,史家甚至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墨家也需要出力!”
    封建时代,开书院可是一门大生意。
    天下书院,不仅减免税赋,能够拿到官府补贴,而且每年收取的束脩难以计数。
    甚至以书院之名,占据良田万亩,也是一种美德。
    百姓们再心有怨气,也不会反对书院占据田亩,这和百姓们不会反对寺庙,道观占据田亩一样。
    在场儒家之人想了想。
    虽然他们也不觉得名家,史家的文章写得好,但落在《醒世报》上,总比周铁衣的白话文横行天下要好得多。
    于是纷纷点头。
    “董公此言妥当。”
    甚至更狠的直接说道。
    “等周铁衣那报纸销声匿迹,我儒家再将这权柄收回来就是,董公此计甚妙,可安天下。”
    面对赞誉,董行书一脸平静,这计谋虽然好,但只是能够暂时牵扯周铁衣,连他都算不出周铁衣下一步会怎么应对,如何敢说安天下三字。
    想了想,董行书继续说道,“第三件事,诸位也通知门人宣称《醒世报》可以纳福辟邪。”
    董行书这话一出来,诸公们神色都诡异了起来。
    虽然平日里他们儒家少不得讲些神话故事。
    但现在别人讲了神话,自己才斥责一番,又跟着学……
    即使厚脸皮如诸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赞美此计。
    王吉贞反而抚掌大笑道,“董公此计甚妙,敌者,我之师也,能施以敌计以制敌,此乃上善!”
    有王吉贞开口引导思路,大家纷纷引经据典,仿佛要认真论证一番这纳福辟邪的道理。
    董行书听得心里烦躁,接着说道,“第四件事,第五件事,洪兄,都需要你亲自去办。”
    他看向洪世贵,这位三品家,乔永恩的老师。
    昨日董行书看完了《天京报》的,自然就想到了家,这其他不好刊载,但是忠义派的本来就是他们儒家在宣扬,刊载在上面,也是拉拢家,总不能够让周铁衣以一份《天京报》,将儒家在家几百年的人情积累消耗一空吧。
    洪世贵起身,恭敬地说道,“董公请吩咐。”
    “第四件事简单,请洪兄筛选家优秀后辈的,同样刊登在《醒世报》上。”
    在场诸公都听出了董行书话语中的意思。
    所谓的优秀后辈,自然都是忠义派的后辈,总不可能留给春宫派吧。
    “这事简单。”
    洪世贵直接应下。
    “第五件事,请洪兄去赵府一趟。”
    唰!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赵观山的身上。
    唯有赵观山皱起眉头。
    倒是先不小心得罪了赵观山的言官在心中冷笑。
    你赵观山想要左右骑墙,这件事可不好办!
    王吉贞抚摸着颔下短须,董行书这是想要帮赵家神秀赢得和周铁戈的赌斗啊!
    以他们的层次,看两个小辈的赌斗,自然看得到天时,地利,人和。
    若是以前,他们自然不屑于掺和两个小辈的赌斗之事。
    但现在周铁衣将他们逼得太狠了,偏偏在正面战场上,他们还一时间拿周铁衣没有办法,那就只能够另外找一些事情给周铁衣做了。
    总不能让周铁衣攻击他们儒家,他们儒家不还手吧。
    洪世贵当然知道董行书这是要借自己这刀杀人,但洪世贵的弟子才死在周铁衣手上,正因为咽不下这口气,他才不远万里,来到天京。
    即使因为道家鱼龙的关系,他不敢轻易杀了周铁戈,但这次也要压下周铁戈的气焰,甚至断了他的兵家之路,以报此仇!
    赵观山被诸公看着,叹息一声,起身道,“有洪前辈相助,此局必能大胜。”
    “第六件事,查天下周家门生故吏!”
    这一次,董行书声若虎啸,眼中杀意如刀。
    之前这件事他交给儿子在做,但现在他觉得儿子做不好,那就要交给在场的所有人去做。
    先前,他或许还会顾忌打击面太大,对周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想着将周铁衣压下去就行。
    但现在,周铁衣都不怕得罪诸子百家,他董行书自然不怕!
    狭路相逢勇者胜。
    此为政斗,当你死我活!
    就算他人被牵扯进来,也只能够怪自己时运不好,做了那刀下亡魂,下辈子别做官,做民!
    如此杀气腾腾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等董行书杀意消退,那恐怖的道统压力散去,众人才齐齐起身,恭敬地说道,“有董公六策,足以定胜败。”
    众人散去。
    董行书独自坐在书房之中。
    不过和之前虎视天下不同,他现在只有疲惫之感。
    刚刚那六策,不过是权宜之计,到了他这个地步,早已经看得更多。
    他拿起笔,写下四个大字。
    穷则思变!
    如今的儒家已经被周铁衣逼到了这个地步!
    并不是董行书自己吓自己,而是从周铁衣动手之后,一环接着一环,他已经料定了周铁衣还有后手。
    火车商会?
    或者更多!
    想要应付周铁衣,不能够见招拆招,那样只会鹦鹉学舌,只能够自己先变,然后一击致命!
    他周铁衣敢对周家门生故吏动手,我董行书就不敢对儒家动手了吗!
    只不过儒家这么多派别,牵扯远远比周家的门生故吏大得多,即使董行书也不敢轻易下场。
    他忽然想到两个名字,落在纸上。
    车文远之徒王明义,青衣儒生柯黯然。
    随后他又在王明义的名字上画圈,在柯黯然的名字上打叉。
    第七策,穷则思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