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深藏若虚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薛嵩离开之前,特地去了趟卢龙军驻地,见了见他的老部下乌承恩。
    两人一见面,先是吵了一架,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是真的好,只有亲近的人,才会毫不犹豫对你破口大骂。
    乌承恩为啥火大呢?因为当初就...
    ###八十五、外交盛况与万国来朝
    大唐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国内的文化、科技与宗教发展上,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魅力。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我深知外交的重要性,因此致力于构建一个以大唐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让四海宾朋皆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丝绸之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纽带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而大唐正是这条古老商路上最耀眼的明珠。从长安出发,向西延伸至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无数商队穿梭其间,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商品运往远方,同时也带回了胡椒、香料、珠宝等异域珍品。
    除了物质上的交流,丝绸之路更是文化交融的桥梁。西域各国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随着商旅传入中原,为大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例如,龟兹乐舞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华丽的服饰深受宫廷喜爱,成为宴会上不可或缺的节目。同时,来自波斯的玻璃器皿和印度的佛教经典也丰富了大唐人民的生活。
    为了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我在沿线设立了许多驿站,并派遣使者与沿途各国建立友好关系。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商业往来,还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
    ####二、遣唐使:日本学习大唐文化的典范
    在众多前来大唐的外国使团中,日本遣唐使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自公元630年起,日本共派出十多次遣唐使团,规模庞大,成员包括学者、僧侣、工匠等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们带着对先进文化的渴望来到长安,学习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长期的接触,日本深受大唐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日本的文字系统就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唐代佛寺的设计理念,如奈良东大寺便仿照长安的大慈恩寺建造而成。此外,日本的律令制国家体系也是以唐朝的政治体制为蓝本制定的。
    我对遣唐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给予他们诸多便利条件。许多日本留学生甚至留在长安多年,与当地士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阿倍仲麻吕(晁衡),他在中国生活长达五十载,精通诗文,与李白、王维等文坛巨匠交游甚密,留下了不少动人的诗篇。
    ####三、万国来朝:大唐的国际威望
    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长安城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万国来朝”仪式。各国使节身着本国传统服饰,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前依次觐见皇帝,献上精心准备的贡品。这种场面壮观无比,充分体现了大唐作为当时世界中心的地位。
    我记得有一次正月朝会,来自新罗、百济、高句丽、天竺、大食等数十个国家的使节齐聚太极殿。他们用各自的语言表达对大唐的敬意,而我也以丰厚的赏赐回应他们的忠诚。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却又不失欢愉气氛,堪称一次成功的外交展示。
    为了让各国使节更好地了解大唐文化,我还特意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如观看宫廷歌舞表演、参观皇家园林、品尝地道美食等。这些举措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边疆政策:和平共处与互利共赢
    尽管大唐疆域辽阔,但我始终奉行和平共处的原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冲突。对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我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既保证国家安全,又促进共同发展。
    例如,对于吐蕃,我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双方关系。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的故事家喻户晓,她带去了大量的书籍、农具和技术人员,极大地推动了吐蕃社会的进步。而后来的金城公主再次出嫁,则进一步加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系。
    至于回纥(今维吾尔族祖先),我们则以互市为主要形式进行合作。回纥商人可以携带马匹、皮毛等特产到长安交易,换取丝绸、茶叶等商品。这种经济上的互补使得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增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
    ---
    ###八十六、教育普及与人才选拔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健全的教育体系。为此,我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力求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知识的洗礼,从而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栋梁之材。
    ####一、官学与私学并重
    在唐代,教育主要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官学由政府直接管理,面向贵族子弟及部分平民精英开放。中央设有国子监,下辖太学、四门学、律学等多个机构,教授儒家经典、法律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