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房贷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开元至今,又或者从大唐开国至今,掌握铨选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这个权力,可以说是人臣极致了,哪个皇帝也不能让一个人将人事权都管了。
    但是呢,无论皇帝将这个权力平摊给了几个人,其中必然有一...
    正当我为回纥之事得以妥善解决而感到宽慰时,又有一件大事摆在了面前。近年来,随着大唐与西域各国交流的加深,佛教在中原大地传播日益广泛。各地寺庙林立,僧侣众多,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寺院管理松散,僧侣们的行为举止参差不齐,甚至有少数人假借佛法之名行敛财之事;另一方面,佛教经典虽然丰富,但翻译质量良莠不齐,一些重要的佛经尚未得到准确完整的汉译。为此,我决定对佛教事务进行整顿和规范。
    首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寺院普查工作。要求各地官员对辖区内所有寺院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包括寺院规模、僧侣人数、财产状况等信息。同时,制定严格的僧侣管理制度,规定僧侣必须经过正规考核才能获得度牒,严禁私自剃度出家。对于那些违反戒律、败坏佛门清誉者,一经查实将严惩不贷。
    其次,重视佛经翻译工作。召集全国顶尖的高僧大德,在长安设立译经院。不仅为他们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还配备了大量助手协助抄录校对。为了确保译文质量,特别邀请精通梵语和汉语的学者共同参与审定。这一举措使得许多重要佛经得到了高质量的汉译版本,如《华严经》《法华经》等,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者,鼓励民间合法布施。虽然禁止寺院过度敛财,但对于信众自愿捐赠用于修建寺庙、资助贫困等善举给予支持。同时,倡导佛教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开办义学、救济灾民等。这既有利于树立佛教良好形象,又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随着佛教事务逐渐走上正轨,其积极作用也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学习佛法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在道德修养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科举制度推行后,不少读书人开始将儒家思想与佛教义理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儒释道”文化交融现象。
    正当我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之时,又一件大事摆在了面前。随着大唐国力日盛,周边一些小国纷纷前来朝贡,表示愿意归附。其中以南诏国最为积极。这个位于西南边陲的小国,自唐太宗时期便与大唐建立了友好关系。如今,其国王阁罗凤更是派遣使者携带重礼来到长安,请求进一步加强两国联系,并希望能得到大唐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考虑到南诏地理位置特殊,地处西南要冲,对于维护大唐边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决定亲自接见南诏使者,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经过一番交谈得知,南诏目前面临着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外部势力威胁等问题。于是,我当即表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援助:
    一是派遣技术人员前往南诏传授先进农业技术,帮助他们提高粮食产量,改善民生;二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南诏办学,培养当地人才;三是加强军事合作,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特别是针对吐蕃对南诏的觊觎之心,明确表示大唐将全力支持南诏保卫领土完整。
    为了表达诚意,我还赠予南诏国王许多珍贵礼物,其中包括一套精美的宫廷服饰和一幅由著名画家吴道子绘制的山水画卷。这些礼物不仅体现了大唐的文化底蕴,更表达了我对南诏人民的美好祝愿。
    南诏使者回国后,将我的承诺转告给国王阁罗凤。阁罗凤深受感动,立即组织人力物力配合大唐的技术人员和教师开展工作。很快,南诏境内就出现了新的变化: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学校里传出了朗朗读书声,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军队训练有素,士气高昂。
    随着时间推移,南诏与大唐的关系愈发紧密。双方不仅在经济文化交流上频繁互动,还在政治军事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特别是在对抗吐蕃入侵方面,南诏成为了大唐西南边疆的重要屏障。每当吐蕃军队试图侵犯南诏时,都会遭到南诏军民顽强抵抗。而一旦形势危急,大唐援军便会迅速赶到,给予有力支援。
    有一次,吐蕃大军突然进犯南诏边境。南诏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由于实力悬殊,渐渐难以支撑。紧急时刻,我接到求援消息后,立即命令李光弼率军驰援。李光弼不负众望,带领骑兵昼夜兼程赶赴战场。到达后,他并没有急于与敌军正面交锋,而是先派人侦察地形,寻找战机。
    经过仔细观察,李光弼发现吐蕃军队虽然兵力雄厚,但在山地作战经验不足。于是,他制定了一个巧妙的战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采用伏击战术。命令部队分散隐藏于山谷两侧,待吐蕃军队进入预定区域后,突然发起攻击。吐蕃士兵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李光弼趁机指挥大军全线出击,一举歼灭了这支入侵之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