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青年厂变更没几天,一个定包文件就下达到了厂子。
李荣华的眉头就没有放松过。
刘海涛和肖建国也是愁眉不展。
全厂干部大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了。
大会上,李荣华宣读了定包文件。
在秦光明看来,这个定包其实就是后来的承包雏形。
只是现在还没有经济承包的说法,只有经济责任制。
大体意思就是,各车间试行班组定包生产责任制。
定成本,定工时,定工资。
包产量,包质量,包效益。
说句人话就是承包了。
比如安装组的定包,就是安装使用的辅料按照成本预算来,如果超支就扣工资。
如果节约了,就给予奖励。
干多少活给多少工资。
实际就是定了任务。
完成任务发工资,超额完成给予奖励。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质量必须要保证,还得保证数量。
这就是经济承包的基本雏形。
这个文件一宣布,干部们都心里打鼓。
他们回去再开会,工人们就炸锅了。
以前他们虽然也有生产定额管着,可都是完成生产任务为主。
只关心数量,至于质量问题,成本问题就不是他们工人关心的了。
现在,让工人们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管质量管成本?
他们又不是给自己干活!
一时间,工人们的思想转不过弯来。
这定包方案就没法推动。
各种问题反应上来,李荣华也抓瞎。
接着往上反应吧。
这里面也有李荣华给林业局领导施压的小心思。
只是他不会说罢了。
当然,其他的生产单位也有类似的情况反应了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林业局领导也召开了研讨会议,下到车间来听工人们的真实反应。
最后局领导班子的意见是,需要有人带头。
职工们只有看到榜样了,认为这么做是正确的才能跟着做。
谁来带头?
当然是党员干部了!
青年厂的动员大会就召开了。
李荣华在会上说破了嗓子,也没人愿意报名。
他一看这样不行。
当晚就把三个车间主任喊到了家里。
他要动员这三人带头。
孙树林苦着一张脸,跟他欠了钱似的。
“书记,我不行啊。我又不在下面具体干活,咋带头?”
“是啊,我也很久没在下面班组干活了。”
唐满也跟着诉苦。
李荣华看向秦光明。
小秦主任砸砸嘴。
“书记,我们是车间主任,现在搞的是班组定包,难道让我们下去直接带一个班组?”
李荣华一听眼前一亮。
“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你们下去直接带一个班组。做榜样嘛,就得实打实的干!”
他一扫三人。
“你们有没有信心?”
“书记,直接带班组也行,就是这奖励兑不兑现?”
“当然兑现!如果你们超额完成了工作,该奖多少绝不含糊!既然是榜样,咱啥都是榜样!”
孙树林见秦光明要答应,他赶紧划清界限。
“书记,我看还是让秦主任先做一下试验,如果他的成功,我们再跟着,这样也有经验可循嘛。”
“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
唐满也担心自己不成功,那就丢人了。
“你看呢?”
李荣华问道。
“我听书记安排吧。”
秦光明原本就要跟李荣华和解,因此这个难题他就得替李荣华解决了。
另外,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就等这个机会呢。
“好!光明啊,还得是你啊!好好干,我等你的好消息。”
第二天,秦光明就直接成了安装组的定包人。
秦光明给安装组的职工们开会。
“既然大家都不敢定包,那么就我来!”
“从今天开始,由我亲自领导安装组的生产。”
“如果有不愿意跟着我一起定包的,可以提出来,我把你调走。”
胡大力第一个站了出来。
“主任,我愿意。”
“我,我愿意。”
“我愿意。”
就这样,安装组的16个人都同意跟着秦光明一起干。
他们也不是傻子。
车间主任带头,你一个工人怕啥?
要是不行,主任能亲自来吗?
这就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想法。
这也是秦光明重生回来一直追求的权威和信誉。
这也是他努力爬上领导岗位的主要原因。
只有当了领导,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