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侯君集的命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继承朕大统的,有且只有一人。
    “那就是现在的储君,李承乾!”
    李世民只是微微一怔,便斩钉截铁地回答。
    长孙无忌紧接着追问:
    “那陛下知道,最近有另一位皇子殿下隐隐有不可挡之势了吗?”
    若论哪位“亲王”能与太子分庭抗礼,那自然是只比太子小一岁的嫡老二、魏王李泰。
    但若要说是哪位“皇子”,这么特殊的身份在他十四个儿子中,有且仅有一个……
    “你说……李明对承乾构成了威胁?”
    李世民有些难以置信。
    魏王李泰不服太子,这李世民是知道的。
    因为这本来就是他故意安排的。
    既能给李承乾一点竞争压力,让他别躺平。
    又能挑动大臣们各自站队内斗,削弱相权、巩固皇权,原理与挑拨关陇集团斗河北士族类似。
    他觉得李泰全程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两人的争斗完美贯彻了“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宗旨。
    可是,李明完全是计划外。
    此子出身又差,年龄又小,性格顽劣,说话又难听,各种负面状态叠加满了。
    李世民再怎么玩弄权谋,也不可能拿他去和李承乾打擂台啊。
    可那小子就像石缝里的野竹子,一场春雨过后,突然就顶开了千钧巨石,猛地出现在自己的视野正中……
    “陛下,这半年间,李明殿下的势头发展得太快了。”长孙无忌满面忧色:
    “他与勋贵子弟素来交好,又能以一纸荒唐言,在民间呼风唤雨。
    “近来有传闻,他在流民、工匠之中广集义士。而且他又在撮合姐妹与河北之士联姻……”
    经大舅哥的提醒,李世民才恍然意识到,李明确实悄默声地干了不少不得了的事情。
    调和皇帝与太子的矛盾、发现李孝恭之死的猫腻、发动舆论凭空造势淹没朝堂、挑动两大士族集团互咬。
    再加上,就在昨天,救了自己一命……
    而这一切,不过发生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
    如果假以时日……
    “而且那厮……那位殿下首鼠两端。”
    长孙无忌的语气有些悲愤,似乎他都被李明的无耻骚操作给震惊了:
    “东宫属官皆以为他支持太子,武官集团以为他是自己人。河北士族以他为友,甚至一些关陇之士也以为,可以通过韦待价拉拢他……”
    李世民的眉头越皱越紧,深刻得宛如刀刻一般。
    “臣不敢说李明殿下不安分,可他的动作很难不招致误解。”
    长孙无忌回收最初的话题:
    “况且李明殿下已有房玄龄为辅佐。若再得侯君集襄助,恐怕……
    “不但会令东宫不安,对他自身,也未必说得上是福啊。”
    李世民有所了然,眉头倏然放松:
    “辅机,你有什么建议?先说说你打算怎么处置侯君集吧。”
    长孙无忌直言不讳:
    “陛下应加强对东宫的扶持,任侯君集为东宫属官,一同辅佐太子。”
    李世民斜了长孙无忌一眼:
    “所以你坚持关押侯君集,是为了让承乾成为那个放他出来的恩人,摘李明的桃子?”
    “臣不过是略微学习了房相的计谋。”长孙无忌阴阳了一把老对手。
    李世民抚摸着胡子,沉入了思考之中。
    若是往日,他还会觉得李承乾历练不够,还得再加点难度,不能就这么顺风顺水地接了班。
    但经过昨天的事件,他猛然意识到,世事难以逆料,自己指不定哪天就突然逝世了。
    储君,随时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君主。
    这让李世民不得不更严肃地审视接班问题。
    是否应该改换育儿策略,从磨砺承乾,改为替他铺平道路呢……
    “可承乾那样子……”
    一想起接班人的那幅……音容笑貌,李世民的血压又上来了。
    “太子殿下的才能足以治国,只是努力得不到陛下的回应,才不免有些迷茫。”长孙无忌斟酌着用词,为李承乾辩解道。
    他是真心觉得自己这位大外甥可怜,一边提防着弟弟夺嫡,一边却又行为乖张,不断惹人非议。
    虽然长孙无忌不知道“精分”这概念,但他也是刀山火海滚出来的。
    见识过前线士兵在重压之下精神崩溃,做出荒诞的举动。
    李明那厮在这点上确实没说错。
    李承乾快被压力逼疯了呀……
    “嗯……你可以转告承乾,就说他近日的装扮行为有所改正,朕是看在眼里的。”
    李世民对李承乾模仿突厥的行为,姑且给予正面的评价。
    唐朝人的性情总是折中的,要说太子是精突,那一定是不行的。但要说太子是男娘,他们又会觉得,其实胡服骑射也没什么不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