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玄武门的预感(求追读!冲三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房玄龄手上动作不停,非常营业性质地回答道:
    “殿下有什么学业上的问题,老臣必知无不答。”
    “这个人太烦了,我想甩掉他溜出去。”
    房玄龄眼角一抖,慢慢抬头,看了看小手指着李道宗的李明。
    又转移视线,移到就站在李明斜后方、正把关节掰得咔咔响的李道宗。
    “老臣只负责教书,对歪门邪道不精通。
    “况且江夏王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对殿下损害自身安全的行为,臣为僚属,也不得不制止。”
    宁这老银币装什么清高啊,最会歪门邪道的就是你……李明心里吐槽,忽然发现了华点:
    “你也觉得京中将要发生大事?”
    “托天之福,陛下龙体无恙,前几日还在彻夜操劳雍州水患。”房玄龄抚着山羊胡:
    “如今水患尚未完全平息,赈灾抚民等扫尾工作也十分繁琐。加之八月天气已转凉。
    “以陛下的脾气,为何不顾魏征等人的劝谏,突然选择这个时间避暑呢?”
    对啊!
    老姜的一句点拨,就让打开了李明思路。
    他坐得更为恭敬:
    “相父是说,父皇避暑是假,避难是真?
    “前日父皇急病,真的有贼人在搞事?”
    能不能别叫我相父……房玄龄看了看神色不善的皇叔李道宗,不置可否道:
    “陛下圣意,我等做臣子的怎么敢随便揣测。
    “只是最近京中恐怕有大事发生,现在的立政殿一定是最安全的。
    “殿下何不听从郡王的建议,暂不轻举妄动呢。等您封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明无视房玄龄的建议,追问道:
    “你为什么觉得会有大事?”
    房玄龄微微叹气:
    “直觉。”
    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太子、魏王、外戚、士族……各路势力在台面下的小动作突然密集起来。
    合纵连横,在暗中激烈斗法。
    显然是即将发生什么的前兆。
    而陛下的外出,又在客观上给予了这些力量更大的发挥空间。
    就像暴雨来临前的关节病人一样,经历过玄武门的老臣们,都恍然觉得现在这肃杀窒息的氛围似曾相识。
    山雨欲来……
    “那我下一步该怎么做,相父能教教我吗?”
    李明仍然不死心,诚恳地求教。
    房玄龄直视他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
    “老臣能教的已经都教了,请殿下学而时习之。”
    说完,他收拾好书籍纸张,向二人微微点头,便扬长而去。
    妈的,一个个都装谜语人,其实是肚子里没什么货硬要装神弄鬼吧……李明在心里激烈吐槽。
    李道宗拍拍李明肩膀:
    “请殿下移步立政殿。”
    李明满面严肃,突然指向半空:
    “看,飞碟!”
    拔腿就跑。
    …………
    当晚,李明是跪着吃饭的。
    “你呀,总是不长记性,不是惹你阿爷就是惹你皇叔。”
    杨氏为李明添饭,一边和风细雨地唠叨着。
    李世民走后,当晚她就入住了立政殿。
    让后宫一众嫔妃咬碎了后槽牙,还得强作笑脸欢送。
    不,我最不该惹的其实是阿娘你啊……李明揉揉被她揍肿的屁股,往碗里夹着青菜。
    在李明的多次抗议下,立政殿的伙食终于多了一丢丢绿意。
    “有心事?”杨氏关切地问。
    李明下意识地摇头:
    “这里饮食太油腻了,胃口不好。”
    不论在哪个位面,他都不希望让母亲为他的工作而操心。
    “你在立政殿过得还习惯吗?有没有好好听父皇的话?和哥哥姐姐相处得还融洽吗?”杨氏关怀地问。
    “唉,人生地不熟的,只差不多把大家认了个脸熟。”小李明寂寞地叹气。
    杨氏疼爱地抚摸他的小脸蛋:
    “没事,相处久了自然就熟络了。
    “陛下也是不想让你整天和妇人们闷在后宫,出来多和兄弟姐妹接触接触。”
    李明点点头:
    “是这样哒。我发现李治哥哥很有责任感,做事认真但不死板,就是有点腹黑,看不透心里在想什么。
    “明达姐姐天真烂漫,身体也还结实,不知为什么世人都说她骨子弱。还有那宫女姐姐……”
    李明就这么一路絮絮叨叨地讲述着。
    嗯?
    杨氏听得有些发愣。
    你不是说你人生地不熟吗?你不是说你只是认了个大概吗?
    宫女都泡上了,装什么陌生人哪?
    你这不是把立政殿上上下下摸了个底透?
    许多人许多事,连经过大风大浪的杨氏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