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撇嘴,不耐烦地摆摆手: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是朕的不是。朕对尔等太苛刻了,不该对尔等有不切实际的指望。”
他心情不好,连带着把手下人也给阴阳怪气了一通。
作为一军的总统帅,相比一城、一战的胜负得失,他更关心整场战役的主动权。
李世绩一想主动出击、营地就被冲;晋阳一想支援李世绩、北边防线就来求援。
种种迹象表明,唐军已经彻底丧失了对战局的把控力,将主动权拱手让出,完全随明军的节奏起舞。
明军让你往东就绝不往西,明军让你出征就绝不赖床,可以说是究极被动了。
对李世民来说,被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比一场战斗失利还要让他难受。
而更让他难受的是,如此玩弄他的,还是他那个愚蠢的儿子。
完败于一个无脑往前线堆人、一直堆到一百万的傻子,这岂不是显得他天策上将很呆?
“不论如何,那家伙既然出了考题,那么朕也只能应对。
“接下来该怎么办,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
将领们的意见倒是很一致:
“臣请北上支援阿史那社尔、程知节。”
他们的思路也很直接。
放着李世绩不管,只是失去一次无耻偷袭敌人软肋的绝好时机。
但是如果放着北边儿不管,那他们失去的,恐怕就算整座晋阳城了。
大家心里也都清楚,这次李靖在朔州方向的猛攻,是为了牵制唐军的动作,从根本上为民夫的工作消除威胁。
可是知道了又能怎么办?
唐军不是还得乖乖听取大明的“调令”,老老实实地把部队往朔州方向送,让百万民夫所在的南部战区开空窗?
李世民顿时面有愠色:
“尔等这般闻鸡起舞,不正是遂了李明那厮的愿么?!”
诸将立时异口同声道:
“属下不才,附耳恭听陛下圣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4章李世民颇有李明之姿啊(第2/2页)
用最怂的语气说出最硬的话:你行你上!
“……”李世民顿了一顿,最后还是闷闷不乐地低声道:
“北上,支援阿史那社尔和程知节。”
就算他再怎么不情愿,但是形势比人强。
除了乖乖地跟随李明的指挥棒调兵遣将,大唐一方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双方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明面上的。
这不是一把牌,而是一盘棋,双方都不见得能比对方占据更大的信息差优势。
大唐已经几乎被将死了,只能沿着唯一的生路——同时也是李明为他们规划的路径——硬着头皮前进。
呼……眼看傲娇的太上皇陛下,最后还是别别扭扭地接受了唯一合理的方案,众将下意识地松了一口气。
“兵力未必要多,五千足矣。但得多带些给养物资。
“彼等困守山林谷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境,人手未必不足,但是食粮补给定然匮乏。
“人去多了,对战线难以有实质性的帮助,还徒增后勤压力。”
李世民细细地交代道。
诸将心中暗暗感服——到底是从一线拼杀出来的马上皇帝,给的决策十分贴合一线实战。
“同时,向南方方向派遣一支部队,绕过李世绩部,迂回到并州南、蒲州、晋州等区域。”李世民接着吩咐道。
诸将顿时心里咯噔。
陛下该不会是想“既要又要”,南北两开花吧?
这可一点也不贴合实际了啊!
“呵,尔等在想什么呢!”
看着诸将煞白的小脸蛋,李世民嘴角一抽,皮笑肉不笑道:
“朕要往南边派的,是斥候部队。”
哦哦哦~众人神色一松。
“李世绩那家伙,做事顾头不顾腚。
“单知道大明那边来了一百万人,却不知那些民夫具体分布在何处,正在做些什么,大明一方如何供养这百万人,具体补给线路如何。
“斥候才是自己的双眼,不派足够的斥候等于两眼一抹黑,只听信行商的一面之词,是要吃亏的。”
李世民喋喋不休,也就那么一吐槽。
众将也就那么一听。
说实话,李世绩固守晋阳之南,面对绝对优势兵力的车轮战,能够御敌于防线之外,已经做到了他这个位置的极限了。
全天下大概也就只有天策上将有资格对他指指点点。
换上他们来,对上李明亲率的大明天兵,别说顾头不顾腚,只怕一回合就打爆他们的狗头。
“总之,朕不信任李世绩的情报。以李明那厮的性格,未必会在前线大造无用的堡垒。”
李世民靠着椅背,抱着胳膊,活像一位冥顽不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