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风云既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每天一睁眼,债券的利息就往上滚一滚,更别提到期还本的财政压力。
    “如果我再不琢磨一些搞钱的旁门左道,只怕房遗则也要步他爹的后尘,乞骸骨回老家了。”
    “……”李世民张了张嘴,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国家财政竟困难到如此地步,把皇帝本人都拿出来卖了。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表面风光的大明王朝,也有自己的难处啊……
    憋了老半天,他总算是憋出了一句:
    “注意安全吧,那几栋楼房盖得再高一点,他们就能俯瞰宫中大禁了。小心刺客。”
    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父亲的无语和无奈.
    李明点点头,对老父亲的关心表达了感谢:
    “嗯呐,建筑业有严格的行业规范,大街上有市监城管,皇宫内外有卫兵便衣,安全无虞。”
    外松内紧,乃是李明一贯的施政风格了。
    所以李世民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并不相信这个躲过不下五次致命之灾的小东西,会真的自己把自己玩死。
    不过,为了给国库搞点钱,居然把自己的生活搞得这么窘迫……
    “你这削尖脑袋当皇帝是为了什么?”
    李世民望着窗外的“宫殿”,忍不住喟叹一声。
    雨越下越大,没多久便发展成大雨倾盆。
    硕大的雨珠打在瓦片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成股流下。
    宫中园林绿叶滴翠,和古朴的建筑相映成趣。龙辇行驶在其中,别有一番意境。
    平心而论,李明一点也没有亏着自己,这座皇宫设计建造得十分精致,植物和建筑的布局也十分自然合理,颇有新农村农家乐的精髓,完美符合二十一世纪社畜对“小桥流水”的想象。
    当然,这座小巧的庭院,在老李眼里就成了“小家子气”的代名词。
    别说和磅礴大气的大唐太极宫相比,就算相比洛阳的魏王府、或者随便哪个亲王的府邸,那也是弗如远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5章风云既变(第2/2页)
    在李世民的眼里,这简直是没苦硬吃。
    “你把自己的居所搞得如此逼仄,还不如当个闲适王爷。
    “你这么累死累活地当个勤俭皇帝,到底是图什么?”
    李世民不解地问。
    这小子是想
    李明愣了一愣,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当然.”
    “信你个鬼,少和我来这套。”老影帝李世民一眼就看穿了新生代的拙劣演技。
    不过他也没有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车厢里重新恢复了沉默。
    作为老父亲,该交待的已经都交待了,再这么絮絮叨叨下去,就有点不礼貌了。
    难道让李明起开,他自己再亲自下场,上手操作一把吗?
    算了算了,大明不是大唐,内部势力纠缠复杂,他这个老玩家已经不适应这个版本了。
    不管怎么说,天下在李明的治下肉眼可见地变好了。而李明个人的福利,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他操心。
    至于大唐……不对,老李家的江山社稷是否稳固,那是下一代的事情,他更管不着了,
    是时候该放手了。
    生了个争气的儿子,让自己可以放心躺平,思(大)路(脑)通(梗)达(阻)的李世民终于体会到了太祖爷的快乐。
    然而老李快乐了,接班的小李却开始了自己的苦恼。
    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这么做到底在图什么,怎么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李明脑袋顶着窗子思考着,头皮冰冰凉的。
    这就是头秃的感觉么……
    身为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李明发现,其实他自己也有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思维局限。
    那就是,效率优先,一切以发展为重。
    大方针是没错的,不过问题出在具体实施上。
    以目前大明的财政现状、臣民的负担、以及皇帝本人的压力,这样内卷是否可持续,是否有意义……
    “可惜我不是理科生,没法攀科技啊……”
    李明喃喃自语着,听着爆豆子似的雨声,出神地望着窗外。
    暴雨滂沱,给眼前的景象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水雾,强劲的东南风席卷着雨水,起起伏伏,在空气中形成类似海面的波浪。
    风云突变,和之前连续的干旱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雨也忒大了些。
    刮台风了么?
    …………
    龙辇缓缓驶过皇宫的建筑群,来到杨太后的寝殿,稳稳地停在屋檐下。
    说是“殿”,其实也就是一栋别致的小宅院而已,比当初后宫的立德殿大一点有限。
    不过这里没有高高的宫墙,也没有森严的守卫,更没有各种无形的规矩,所以并不像立德殿那样,让人感到狭隘压抑。
    带着老爹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