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纸私货惊世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世民快速将文章浏览了一遍,又逐字逐句仔仔细细地阅读。
    确定了李明这篇“检讨”的主旨。
    那就是:
    干士族。
    文章引用李世民自己的原话,说明皇帝不舍得劳役百姓以供养皇族。
    接着话锋一转——
    皇族下不去手,可士族下得去啊!
    士族就在吸吮着民脂民膏,供养自己庞大的家族。
    下一段,便引出了这篇“检讨”的原因——
    韦宅占道,驱赶商贩。
    为了一所一年可能住不了两次的别院,韦宅都把大门开到了大马路上,驱赶商贩和顾客。
    商贩只是失去了生计、南城顾客只是购物不便。
    而韦家可是失去了一座便利的大门,每年出城避寒都得多浪费一刻钟绕路呢!
    小贩违规摆摊非法,士族违章搭建合法。
    这是不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况且长安人民还在吃土(真吃土),韦氏四处新建豪宅仍不满足,还在肆意侵吞公地。
    这是不是“劳百姓以养己之亲”?
    “门开到了马路上?
    “李乾祐这是怎么批准的?!”(李乾祐是时任长安县令)
    李世民这才注意到这个细节。
    意识到皇城根儿下发生了多么荒唐的事。
    “如此说来,那小子还真没有错……
    “不,错在他下手太软了,怎么没把韦挺他家给拆平呢!”
    李世民坚决不认为打屁股打错了,继续往下读。
    接下来便是历数士族风气的危害。
    譬如凭借法律和人脉的优势,合法地、成体系地为家族谋私利,又譬如把持官场、独占社会上升渠道,等等。
    不仅让普通百姓怨声载道,也使朝廷失去了更广泛选拔、激励和淘汰人才的能力。
    长此以往,官吏的能力会越来越平庸。
    这些道理,李世民自己也知道。
    然而,李明的回答与李治相比,简直宛如云泥。
    不论说理或文采。
    光这个坚定的立场,李明就比李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好啊,好文章啊。”
    李世民忍不住连声赞叹,继续往下看。
    又是一段惊悚的道理:
    百姓被剥削,不会怪士族,只会把责任全推到皇帝身上。
    就算造反,推翻的也是王朝,罪魁祸首士族依然还在。
    皇帝相当于在为士族背锅啊!
    这简直说到李世民的心坎上了。
    让他不由得怒火中烧,砰地拍桌子:
    “是啊!”
    从来只有下属给上司背锅。
    哪有上司替下属背锅的道理!
    这些蒙祖先荫蔽的士族纨绔,简直是倒反天罡!
    不过在共鸣的爆发之后,李世民又冷静了下来。
    作为一篇检讨文,完全不合格。
    哪里有检讨的意思,通篇都是“讨伐!战斗!”。
    但作为一篇议论文,内容让李世民非常满意,提供了极大的情绪价值。
    诸多观点与他不谋而合。
    让他知道,子嗣之中还是有明事理的。
    不过,文章的价值也仅限于此。
    点出了李世民早就意识到的问题,但没有给出他亟需的解决之道。
    “我在想什么呢,我自己都没有主意的事,指望一个孩子……”
    李世民自嘲地摇摇头,翻开文章看下一份。
    然后发现,反面还有。
    “还真给办法了?”
    李世民震惊了。
    但他不是很想继续读下去。
    以他对受迫害妄想症患者李明的理解,给出的多半是“把反动派都突突了吧”这类疑似有点太极端的最终解决方案。
    “不过写都写了……”
    心里有个声音在怂恿。
    让他不自觉地把视线又挪了回去……
    “哦?
    “哦……
    “哦!”
    浏览全篇,李世民不禁睁大了眼睛。
    那小子给出的方法……
    好像有点东西啊!
    李明开篇明义:
    地主(划掉)士族阶级不排除有个别人才,但总体是反动的,长期注定消亡。而在短期内,虽然可以共存,但也应以政治手腕遏制。
    遏制的办法,核心就是两个字:拉、打。
    拉一派,打一派。
    这倒也没有什么新鲜的。
    老大拉老三打老二,是统治者常用的套路。
    就连狼群里,老迈的头狼也常联合弱小的狼,打压挑战狼王地位的二号公狼。
    李世民就一直在扶持关陇势力,对抗河北势力。
    然而通过这次氏族志事件发现,成效一般。
    随着互相联姻和利益趋同,关陇士族有与河北士族合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