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简昕出发得匆忙。
行李箱来不及收,只把笔记本电脑、充电器等物品塞进双肩包里,在正午阳光最明媚的时候,开车上路了。
对方在邮件里用了“非常感兴趣”的字样。
这几个字无疑是令人兴奋的。
简昕已经在心里,替鲁教授和林昱产生了一连串“遇知音而伯乐不常有”终于啊终于”的愉快感慨。
不知道林昱看见邮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路上,简昕按照邮件里留下的电话,联系了出版公司的编辑。
电话刚接通时,简昕颇有顾虑。
编辑已经联系不到林昱?本人,现在再冒出个不相关的她…………………
担心会被误会是合作诚意不足,她谎称自己是鲁教授的助理。
陈编辑说:“哦,简助理,您好您好。”
原以为沟通起来会十分顺利,却不想,电话打过去,如同遭到当头一棒。
这位编辑和简昕预想中的样子不同,他并没有热切地想要了解鲁老教授留下的资料,反而频频提及教授本人??
他们查看过鲁教授分享蝴蝶科普知识的账号,说账号的粉丝数量还行,视频数据也挺不错的,就是太久没更新过了。
陈编辑问:“方便问一下停更的原因吗?”
简昕感到狐疑。
出版公司对一位昆虫学教授的考量,仅仅是靠社交平台的数据吗,会不会太过浅薄?
她还是回答说:“是身体原因。
对方表示理解,又提出几个问题:
如果合作达成,教授本人是否愿意在账号上宣传新书?
简介上写了教授是退休返聘,他们想知道,目前教授是否仍然处于在职状态。
以及,教授会不会配合他们在大学附近的书店做讲座、签售等活动……………
陈编辑的问题越越多。
关注点都是在宣传方面,对文稿内容不闻不问。
简昕找了个对方停顿的时刻,开口:“不好意思陈编辑,可能您没留意到......投稿简介里有写过的,鲁教授本人已经生病过世了。”
陈编辑一顿,竟然毫无歉意:“那,文稿整理和授权方面?”
简昕说:“资料的文稿将会由鲁教授的学生来整理,授权也要和他谈。我现在开车去山里,尽快让他联系您…………
结束通话前,陈编辑又问了两个问题:
林昱先生有没有媒体账号?
会配合做直播等宣传活动吗?
这个出版公司的路数好像………………
她的确见过书店里有一种书籍,全靠铺天盖地的博主推荐,写一句漂亮的文案,做几份精美的赠品。
把糟糕的内容包装成“网红款”,总能找到消费者为之买单。
对方编辑很明显更看重鲁教授的名气,也看中教授曾任职的学校的名气,而非文稿内容。
可是,这种路数…………………
真的适合鲁教授辛苦大半生留下的宝贵资料吗?
汽车刚开出市区,简昕已经被这一棒子打散不少热情。
果然,知音难觅,伯乐难遇。
即便这样,是否要和这家出版公司合作的事情,简昕也没办法代替林昱做决定。
交给这样的出版公司和编辑,算不算砸鲁教授的口碑?
鲁教授在世的话,会同意吗?
现在去问林昱,他会同意吗?
如果放弃…………………
又没有其他渠道表现出对这些内容的兴趣,放弃意味着可能要继续碰壁。
先出书也好………………
哪怕初衷不同,也许出版后,反而会被更多渠道知道呢?
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简昕反复在纠结这件事。
路两侧,越来越脱离城市,逐渐进入到草木丛生的山区。
野生植被连日被雨水冲洗,叶片葱翠;
不知名字的小野菊一片片盛开,在微风里晃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节奏。
简昕心里的纠结,像被那些摇曳的花花草草所动摇。
手机终于开始断开网断和信号。
眼前的道路越颠簸,她心里反而越舒畅。
记忆里,这条路总是没什么人经过的。
上次把车停在这附近的路边,她哭了那么久,只见到林昱开出来的越野车。
今天有些反常??
简昕的车开过旧桥那边,接连有两辆私家车超过她。
熟悉的颠簸过后,终于抵达目的地。
天色已晚。
小白楼灯火通明,一至三层,每一层都有几扇窗子亮着灯光。
之前超车的车辆,就停在白楼前。
是那些去山里监测数据的研究生又来了?
简昕也把车停在草地上,熄火时,看见在某个窗口里的陌生身影。
那身影过于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