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烛火中,李良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乌思藏的舆图。
现在要让他们相信勤耕放牧得福报,自己才是土地的主人。
李良不是读书人,但他明白,这比打仗难多了,打仗有刀有枪,胜负分明,可人心要怎么打?
他缓缓点头。
“里长,我明白了。”
压力当然大,但他不怕,红袍军能打下江山,能让江南的缙绅低头,能让陕西的农户敢跟地主叫板,难道还改不了乌思藏百姓的想法?
一天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十年。
总要让那些农奴知道,他们的苦不是命,是有人让他们以为这是命。
“必不负里长期望。”
李良抱拳,声音很稳。
他知道前路艰难,但红袍军最不怕的就是艰难!
李良率领三百红袍军将士,自京师乘火车南下,经太原、洛阳,最终抵达西安府。
火车轰鸣,窗外山河飞掠,车厢内的将士们却无暇欣赏,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西安府稍作休整后,队伍换乘战马,向西进发。
一入乌思藏边境,天地骤变。
稀薄的空气让战马喘息粗重,将士们的胸口仿佛压了一块巨石,每吸一口气都像在吞咽刀子。
寒风如刀,割得人脸生疼。前几日还精神抖擞的年轻士兵,此刻嘴唇青紫,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慢些走!”
李良勒住缰绳,回头喝道。
“喘不上气的,下马步行!”
队伍缓缓前行,马蹄踏在冻土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远处,雪山巍峨,云雾缭绕,美得令人窒息,却也冷得刺骨。
“大人......”
一名参军声音发颤。
“这鬼地方,连喘气都费劲......”
李良没说话,只是紧了紧身上的皮袄。
他知道,这还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在察里巴,在边北地山脉,在那些被贵族和寺庙统治了千百年的农奴心里。
南北边地的风雪愈大,李良勒住缰绳,战马在陡峭的山道上喷着白气。
远处,一个瘦小的身影正沿着悬崖边的小路缓慢移动,那是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年,背上捆着个破旧的木桶,每走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那孩子在做什么?”
李良皱眉问道。
随行的向导叹了口气。
“挑水。”
“挑水?”
李良难以置信。
“附近没有水源?”
向导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山谷。
“最近的溪流在山下,来回要走一天。”
李良沉默片刻,突然翻身下马。
“走,去看看。”
少年见到穿红袍的官兵,吓得差点摔下山崖。李良一把拽住他的胳膊,这才发现,这孩子的手腕细得像枯枝,掌心却布满老茧,粗糙得像砂纸。
“叫什么名字?”
李良放缓语气。
“......次仁。”
少年低着头,声音细如蚊蚋。
李良看了眼他背后的木桶,里面只有小半桶浑浊的水,还漂着几根枯草,孩子年纪小,实在挑不多。
“这点水,够用多久?”
次仁怯生生地抬头。
“够阿妈和妹妹喝两天......”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要是老爷家来收水税,就只能喝一天。”
李良瞳孔一缩。
“水税?”
向导低声解释。
“贵族控制所有水源,百姓取水要交税。”
跟着次仁来到山腰的村落时,李良的拳头越攥越紧。
所谓的村子,不过是几间用石块和牛粪垒成的矮屋。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正跪在干裂的土地上,用木勺刮着陶罐里最后几滴水。
见官兵来了,村民们像受惊的羊群般缩进屋里,只有个瞎眼老翁坐在门槛上,喃喃自语。
“这是中原的兵马?又要征壮丁了吧......”
李良蹲下身。
“老伯,红袍军不征壮丁。”
老翁浑浊的眼睛动了动。
“那来做什么?收税?收粮?”
“来分田,分水。”
老翁突然笑了,露出仅剩的三颗黑牙。
“后生,这话六十年前就有官爷说过。”
他指向远处山巅的城堡。
“等老爷们的鞭子抽下来,你们早跑了。”
回到营地时,李良的亲兵队长一拳砸在帐篷柱上。
“畜生!连喝水都要交税?”
年轻的参军红着眼。
“大人,咱们带的军粮......”
李良抬手打断。
“先分一半给村里。”
他走到崖边,望着远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