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老夫不在意后世评价,只在意百姓之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想要我少杀缙绅?放屁!”
    这是魏昶君生平头一次凶狠的将大明事感录摔在桌案上。
    这些缙绅必须死,只要是欺压过百姓的,一个都不能活,没欺压过百姓的,就索性全都将他们多年吸血而来的财富交回去!
    他不知道自己能给这些百姓多久的公平,但至少现在,他会给绝大多数百姓,他们终其一生都不曾见过的公平。
    毕竟一旦听从当代大国的建议,就意味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不可能再有机会对缙绅大肆清洗。
    而这些缙绅存在的每一天,都意味着百姓在遭受欺压!
    他不是不知道当代在想什么。
    但有些事,只有亲眼见到,才知道这个时代在缙绅的蹂躏下,那些底层民众究竟怎样艰苦的活着。
    当代的人没见过这样淳朴的大明百姓衣不蔽体的在寒风中绻缩,被冻成硬邦邦的石头的景象。
    没见过亲生父母究竟是下着怎样的决心,抱着孩子和对方交换,生火,支锅。
    没见过那些肚子里装满了观音土,最终绝望的痛死在无人问津的角落。
    也没见过那些只因为不将田产交给缙绅,便被迫服徭役,死在外面的农户家中的白幡。
    亲眼见到,才能共情。
    所以,他不答应!
    这一刻,他身边站着夜不收,正在汇报消息。
    “里长,京师那边传来消息了,青石子总长刚刚抵达京师,就接到了东林党钱谦益在内的绝大多数官吏私下投靠,赠礼名单被青石子总长一并送上。”
    “而且青石子总长还特别申明,要将这份名单送到里长手上。”
    “他说,这批贰臣都是家中贪墨甚巨的缙绅,一定不能留!”
    魏昶君闻言神色逐渐柔和,收起名单,点了点头。
    “按他说的办。”
    虽然当代大国不理解自己,但好在青石子和王旗他们总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
    对待缙绅,绝不能手软!
    夜不收闻言点头,旋即再度开口汇报。
    “里长,现在京师一面还有人在等待边军的驰援,一面面对陈铁唳总长的先锋军。”
    “京师,彻底乱了!”
    按照夜不收的汇报,当前京师形式的确混乱。
    青石子在城内散播流言,告诉京师百姓,守军,加入红袍军后待遇很好。
    百姓可以分田产,可以自由加入工业区,每个月固定月钱,伙食很好。
    军户也在动摇,因为他们可以不用世袭,这对军户来说,就是最公平的,因为他们头一次有了选择人生的权力,而且他们不会被克扣粮饷,通过红袍银号发放粮饷,就不存在喝兵血的说法。
    京师的官吏自不必说,连皇室宗亲都有人开始私下联系红袍军,准备出卖大明换取自身存活。
    边军诸如吴三桂等人,完全是处于观望状态,如今兵马没有任何调动。
    “崇祯呢?有没有崇祯的消息?”
    对于这位朱家天子,魏昶君眼底只有平静。
    如果不是崇祯最后殉了大明,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只能是一个庸才。
    不昏,但没有任何才能。
    一个被临时从宗亲中挑出来的帝王,每人教导,没有权势,被大臣玩弄在股掌之间,又被小冰河时代不幸挑中。
    但,还算有骨气。
    如果按照原定的历史,京师破开的时候,崇祯就会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
    夜不收闻言点头,旋即开口。
    “自从崇祯开始同意议和,便日日呆在深宫中,没有再出现在早朝,连平日里勤政的习惯都改了,每天只在深宫内院中呆着。”
    似乎是临时想到了一条消息,夜不收再度开口。
    “对了,青石子总长得到的消息,是崇祯每日都在翻看宋史。”
    宋史?
    魏昶君想到大宋的末尾,那个投海的小皇帝。
    “回信告诉青石子,崇祯不能死。”
    “但其他该登记的官吏缙绅,全部登记,一个都不能跑!”
    “这份礼单上的人和家族,连带亲族,都不能放过。”
    这一刻,魏昶君眼底久违的浮现出浓烈戾气,狠辣果决。
    “该杀的杀,该审判的审判,该调配劳动改造的劳动改造!”
    这些参与到吸血过程中的人,该偿还底层百姓的人生了。
    这一刻,魏昶君孤独起身,在夜不收离开传讯的时候,出现在蒙阴城的城墙上。
    青石板街道还是九年前的模样,不过许多地方也开始拆除了,规划道路的水泥地面建的很快,铺设两三日,如今正站着几名工人在养护,路面平整光滑,终于有了一点后世大国的感觉。
    城墙上看下去,最多的是商队,有来自外地的商人,也有蒙阴本地百姓自发组建的商队。
    卖腊肉的,卖棉花的,卖红薯的,南来北往的商贩也带着各地特色产品,一时间颇有些琳琅满目的感觉。
    叫卖声和吆喝声混在孩童的嬉笑里。
    九年前的孩子们,很少出现在冰冷的天气里,没有像样的棉袄,一旦风寒感冒,就可能导致死亡。
    但现在,吃饱穿暖的孩子们像是浑身使不完的劲,背着书院带出来的书本,嘻嘻哈哈买着糖葫芦,在夕阳下的青石板街道奔走笑闹。
    远处还有二十多名女工刚刚下值,各自买了菜匆匆回家。
    这座城里他看不到绝望,也看不到麻木。
    没有缙绅,没有地主,大家都是一样平等。
    远处传来隆隆声响,是铁轨滚动发出的声音,转头一看,通往蒙阴的列车正散发着浓烟。
    这座县城繁华的堪比州府,也逐渐有了后世的雏形。
    而代价从史书记载开始。
    七缙绅旁族灭,县丞释七百奴籍为平民,史书云,其县丞桀躁,擅改户帖,无视明廷,轻屑律法,实乃官吏之藓,罪责梼天。
    昔日仅仅在蒙阴这个小小县城平灭缙绅,已是如此,现在要在整个大明平灭缙绅,该如何?
    魏昶君矗立城墙,母亲缝制的青衫已经磨破了袖子,正在寒风中摇曳。
    于这片繁华热闹中,孤零零站着。
    他忽然笑了。
    “罪责滔天,便罪责滔天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