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编队开展演练和海洋科考的位置,距离国公岛还有不到200公里的距离,在编队25节的航速下,也就是四个小时的样子。
这个航速,是牺牲了一条护卫舰的一半战斗力换来的,登陆艇倒不是没有,但是速度想要跟上驱护舰和导护艇,很是吃力,会影响编队的机动能力。
为此,专门拿了一条护卫舰,卸下了大量的弹药,以装载科考人员和设备材料,特别是鱼雷,被卸了个精光。
好在这条护卫舰的战斗力,现在的我们也牺牲得起,半条护卫舰的战斗力换来25节的航速,还是很划算的。
这不,四个小时,编队就已经接近了目标岛屿。
目标海域岛屿不止一个,但是我们首要目标,自然是最大的那个,那个岛屿在月光之下,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矗立在旁边的编队面前。
这个岛地形特殊,比较陡峭,在夜色中望去,黑沉沉的有如一道墙壁横亘在同志们面前,只有山脊处泛出微微的白色月光。
“空中、海上一切正常!”
编队指挥员的电台里,传来了图-4特上同志的声音。
空中的作战飞机早已换了一拨了,但是图-4特倒还一直都在上空巡逻,如果说电侦船负责当归方向的空、海情保障的话,那图-4特就负责的是国公岛东方的空海保障。
“科考编队明白!”指挥员放下了与图-4特通信的话筒,拿起了旁边另外一个用于编队指挥的话筒。
“国公岛海域海洋气象水文观测工作,现在开始!”
空中飞机盘旋,在静静的夜空中发出若有若无的轰鸣声,而海上更加热闹,“哒哒哒哒”的柴油机声中,四条导护艇分散开来,在周围一定距离上低速巡逻。
带刀侍卫,这就是这四条导护艇的任务。
他们要应对可能的低烈度冲突,还要负责高烈度冲突中的反舰任务,同时为两条大舰提供那么一点点防空掩护。
说起这个,两条大舰就憋屈得不行。
而驱逐舰则是整个任务的指挥者,同时他身大力不亏,上面装的雷达技术虽然不先进,胜在功率够大,比导护艇上的要看得远,算是作为空中图-4特的空海保障的补充。
毕竟导护艇上的雷达就是为了反舰导弹和火炮准备的,但是要说技术先进,还真轮不到他们,脉冲PD什么的,也还没轮到他们装,倒是现在看起来像个弱鸡的那条驱逐舰,到改装的时候一定会装上。
而那条护卫舰要做的工作就简单多了,他现在正在往下放小艇,准备转运人员和物资。
与此同时,驱逐舰上也在往下放小艇,两条大舰上的小艇集中使用,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先把国公岛上的气象观测站建好。
几条小艇向着早就选好的岛岸奔去,这是岛的北岸,相比南岸,地势平缓一些,而且在东、中、西,各有淡水溪流,此时同志们上岛的地点,就在岛屿的中部偏东,这里平地的面积比较大,而且有一条溪流。
而另外一部分同志,则是在岛的中部上的岛,这里也有一条溪流。
这两条溪流,中部那条通向岛屿的最高峰,偏东那条则通向岛屿的第二高峰,说是高峰,其实高度也就300多米,只是植被茂密,没有道路,沿溪流而上要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不容易迷路。
同志们在两条溪流的入海口附近安营扎寨,几顶帐篷各自支了起来,一部分同志开始休息,他们白天的任务很重,原始植被条件下登山,难度自不用多说。
而另外一部分同志,则是利用小艇陆陆续续送来的设备和材料,开始在离潮位高线以上的地方,构筑自动水文气象站。
几支带温度测量的压力水位计被沿着铝合金管道铺向了海里,这活儿一晚上干不完。装这么多支,就是为了保证至少能有一支能用的,毕竟这东西在盐水下,工作环境是相对恶劣的。
科学观测,我们是认真的。
但是自动水文气象站本体,却是修得很快。
同志们带来了速干水泥、钢筋、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等材料,从晚上2点左右抵达开始,到早上八点的时候,一个四个平方米左右的自动水文气象站就已经立在了岛上。
气象站顶部,安装了风速、风向、雨量监测设备,旁边的百叶箱里,空气温湿度计静静的在里面工作着,还有几个装在防水接线盒里的线头,就等着压力水位温度计的线布设过来。
“水文气象站已经基本架设完毕,勘察测绘的同志正在向岛上的两座高峰发起冲击。”作为指挥舰的驱逐舰上,接到了岛上的同志传来的汇报,而这个消息,也从驱逐舰发到了图-4特,从图-4特发到了电侦船,再从电侦船一路
传回了京城这边的指挥部。
“很好,同志们辛苦了。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顺利圆满完成科考观测和观测站架设任务。”指挥部的话,顺着看不见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