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2章︱乱成了一锅粥…快走!
伊凡罗斯军队差不多把半数好东西都集中在了北线,誓要一鼓作气打入瓦尔兰德腹地,彻底将之瓦解。
一千多辆坦克之中有六百多辆是T-34,如此之高的比例是前所未有的,明斯克第1方面军可以说背负着全体军民的期望。
崭露头角的茹科夫中将奉命担任北路突击力量的指挥官,从进攻出发位置(新布兰登堡附近)到目标汉堡的距离不足两百公里。
兵贵神速,茹科夫中将深知这个至理。
由于他麾下只有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为了让更多步兵部队可以跟上坦克部队的速度,他集中了麾下的全部卡车,再加上第四次亚历山德罗芙娜攻势缴获的一千多辆卡车,硬是又凑出来了两千辆卡车。
这支部队简直像流动汽车厂商展览会一样,集齐了欧宝丶梅赛德斯丶克虏伯丶曼恩丶福特等等七八个品牌的卡车,也不管有没有零部件可供维护,权当一次性用品。
所有坦克全部加满燃料,T-26丶T-34丶BT-7的车体都要绑上两个标准200升汽油桶或柴油桶,以节省接下来长驱直入行动中的休整时间。
如何才能阻挡伊凡罗斯军队深入境内?那两个装甲军的战略预备队就是最关键的。
被打入腹地的瓦尔兰德军队实际上逐渐失去了战略主动权,现在左右为难,究竟是解围泊林还是阻挡北线的伊凡罗斯军队?
为了逆转被动局面,瓦尔兰德总参谋部提出了一个构想——将那两个装甲军调往易北河东岸,当北线之敌一路向西的时候,从敌人的南边发起进攻,将深入境内的敌人拦腰斩断,然后围而歼之!
这个构想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装甲部队有没有把握在野战中击败敌人。
伊凡罗斯的T-34引发了令人闻之色变的『T-34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瓦尔兰德军队的士气。
野战时T-34的威胁实在太大,只有88毫米高射炮在内的极个别武器可以将之摧毁,然而88毫米高射炮太过笨重,无法灵活迎战,敌人的坦克却可以发挥机动性优势迂回包抄。
标准应对办法是研制大威力反坦克炮,瓦尔兰德军工部门在三五年就开始研制50毫米Pak38反坦克炮,前不久都准备投产了,结果大家发现这玩意还是无法有效对付T-34,于是急忙立项研制更大口径的75毫米反坦克炮。
这就是着名的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从四二年一直用到战争结束的利器,原位面历史上一共耗时两年才开发完毕,显然瓦尔兰德军工部门就算是不吃不喝也不可能在几个月时间内量产75毫米反坦克炮。
情急之下,瓦尔兰德方面可谓是病急乱投医,将Flak36型88毫米高射炮搬到了IV号坦克上,改装成简易自行反坦克炮。
这种应急办法会让IV号坦克的悬挂系统超负荷,寿命大打折扣,然而这已经是最优解,勉强让野战部队拥有了可以在机动作战中摧毁T-34的武器,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除了IV号坦克,其馀具备可行性的载具也被焦头烂额的瓦尔兰德军工部门拿来改装88毫米高射炮,比如SdKfz9重型半履带牵引车。
【配图】
新年伊始,十馀万帝俄突击力量兵分两路杀入纵深,兵锋直指汉堡和维滕尔贝格。在他们后面,帝俄第15和第28集团军稳步跟进。
1月3日,就在帝俄部队高歌猛进之时,帝德第7和9第装甲军自南向北发起进攻,第14和第20军紧随其后,决心拦腰斩断来犯之敌。
普劳厄湖(Plaue)西南方向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遭遇战。
战役短暂而激烈,已经兵临城下的帝俄突击力量被迫停下脚步,分出一部分坦克部队回师增援……
最终,四个帝俄步兵师和一个坦克师遭到毁灭性打击,被迫暂缓攻势。
帝德参战部队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且未能在战役层面分割包围打出歼灭战。
双方都声称自己取得了胜利。
就在这两天,架不住圣皮特堡方面的再三催促,伦顿方面终于开始实质性干涉这场战争。
联合王国派出两个师,在皇家海军的护航下登陆挪威,占领了重要港口纳尔维克,接着向东进发,横穿挪威北部进入威典境内,准备破坏威典的耶利瓦勒铁矿。
挪威方面没有进行任何抵抗。
同时,另一支加强军级(三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的远征军登陆丹麦,随后向南进发。
丹麦在欧战之后渐渐的变成了瓦尔兰德的半独立附庸国,因此即使丹麦不愿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也只能进行象徵性抵抗,可是面对装备精良的不列颠军队只是螳臂当车。
不列颠远征军与瓦尔兰德在丹麦的驻军发生交火,意在牵制,因为丹麦中部距离汉堡和重要港口基尔仅有一两百公里,全面摩托化的不列颠远征军的威胁非常大。
这属于彻底撕破脸的举动,是可忍,孰不可忍。
瓦尔兰德帝国不出意料地对联合王国宣战,后者亦在同一天宣战。
不过,玛丽安娜共和国仍不急于对联合王国宣战,枫丹白露方面还在观望,坐观意塔利王国是否会对瓦尔兰德宣战。
众所周知,站在玛丽安娜的角度,意塔利这个不安分的邻居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这风雨飘摇的节骨眼,军事技术顾问团终于收到了过境许可。
按照安排,这一批回国的共有三十几人,大部分都是工程师之类的技术人员,像商某人这样的军事顾问反而是少数。
急不可耐的商克立刻召集众人上车,许多人是在睡梦中被喊醒的。
「现在整个欧洲都乱成了一锅粥,如果意塔利那边也紧跟着宣战,那各国就都互相宣战了。到那时候,人能脱身就不错了,战车指定没戏,趁现在赶快走!」
寒风呼啸,支线火车站的铁路工人匆忙为火车生火。
当夜,这列装载着战利品的火车呼啸着驶出了杰尔。
一路驰骋,火车在飘雪的茫茫冬夜进入瓦尔兰德境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