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套交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陈大躬身抱拳,低声说,“敢不效死。”
    “起来罢,你弯的腰还不够多么?”箭已离弦,李浔收起弓。
    他转身离开,陈大愣了愣,回头看一眼墙头,迈开步子跟上那个修长的背影。
    两个人来到书房。李浔披了件外衣,点起烛火,把弓挂在墙上。
    他让陈忠良也坐下,问:“你都有什么本事?”
    陈大坐立难安,“都是些偷鸡摸狗的能耐……”
    “我要听的不是这话,在我面前,你不必说这些。”
    陈大:“小的会偷东西,不教人觉察,就连那些官人府上,也踩过一踩。”
    他低着头:“小的是个偷儿,跟着师父学艺,见过不少好东西,能模仿一二,让人看不出真假,还把假东西当真宝贝供着。”
    李浔边听边思索。
    陈大问:“小的真想知道,郎君是如何发现小的的。”
    “这要问你身上带着的东西。”
    陈大一愣,从怀里摸出包好的烤炊饼。
    他脸上露出错愕和羞愧的神色。
    李浔带着陈大去灶房,让他把羊肉和那些烤菜盛出来,想吃就吃。
    这一夜,陈大先是要探查情报,又被发现,和李浔周旋,最后得知自己被出卖……已经精疲力竭。
    先前吃的那两口羊肉还不够塞牙缝,一见到这些美味佳肴,哪怕是冷的,也腹内响如雷鸣。
    看着陈大吃着羊肉,大快朵颐,李浔也在心中构思着他要做的事。
    吃了一会儿,陈大就放下筷子,不舍地看着羊肉。
    李浔看得出他还有余力,“怎么不吃了?”
    “小的只有偷东西的能耐,吃得太饱身子发重,容易教人觉察。小的不知李郎君要小的做什么事,得一直预备着。”
    “不急,你想吃就吃罢,吃不完带走便是。”
    等到陈大吃的肚子发胀,擦干嘴角的油水,两个人重新回到书房。
    此时天光已经蒙蒙亮,从漆黑变成深沉的蓝色,烛火照在书房,时不时爆出噼啪的细声。
    李浔声音很轻:“我要你为我做一件事……”
    ……
    ……
    薛府。
    薛采正绕着书房,心烦意乱地走来走去。
    他爹已经收拾去江宁,有朋友告诉他得尽早决断,任命文书很快就要下来,现在还能拖一拖,但最晚也就拖到八月初。
    继续这么下去,没几日,他就要去程乡那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你说他为人和善?”薛采盯着陈大问。
    陈大弓腰回话:“是嘞,小的扮成货郎,那李郎君买了甜瓜还道谢嘞。”
    “他玩的好的有几个衙内,分别是蔡休,蔡府的小官人,王澍之,王相公的玄孙,现职登仕郎,种彦崖,种老将军……”
    “不必说这么多,我知道是哪些人,”薛采打断他,喃喃自语,“他同蔡休玩得好……”
    蔡休在他眼里就是个废才,但架不住命好,生在了蔡家。
    那李浔同蔡休交好,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薛采自觉是个聪明人,种种念头在心里转过一圈,他问:“那李浔常去什么地方,有无固定的行程?”
    “回衙内的话,李浔有时候登上蔡府马车,几个人去城外院子里跑马,有时候去勾栏瓦子听说书杂戏,这里头桑家瓦子去的最多,听的最多的是一个叫杨中立的讲史,讲的是前头李唐的秘史。”
    “除此之外李郎君每晚都会回府,时不时还带着果子行的冰雪糖渍酸梅,有时候还会称一些杏子干。”
    听讲史,嗜甜……
    随着陈大的讲述,李浔的形象在薛采心中逐渐勾勒。
    “你继续暗中探查,看他们去哪家的诗会。”薛采吩咐,从钱袋子里抓了个碎银角子,扔到陈大脚前的地面上。
    “是,衙内。”
    陈大领了差事,从地上跪着捡了银子,弓腰抱拳,退出门外。
    让陈大去查李浔去哪家诗会,不过是多一重保证,他在心里笃定,如是要参加,李浔身份叵测,肯定会参加蔡攸办的那场。
    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在别人认识到李浔之前,先同这人结交,论上交情。
    ……
    ……
    李浔这两日去勾栏瓦子去的勤了些,前几日还带着长乐一起听故事看杂耍,这两天却连妹子也没带,很让蔡休怀疑他是不是同哪个小娘子看对眼了。
    “徐春波徐行首,你不认得,那难道是教坊乐的奴称心?还是稽琴小唱的封宜奴?总不能是说《孟子书》的张廷叟,和讲史的杨中立那俩老汉吧?”
    从面如芙蓉,皓腕凝霜雪的徐行首,猜到瓦子卖艺的伎子,甚至丧心病狂地猜那两个说书的老叟。
    “去你的,”李浔骂了一声,“乱猜什么,那杨中立讲的是有意思,但说话不大干净,总不能让长乐学了去。”
    蔡休心想,就算长乐妹妹学了脏话,也说不出来啊。
    这话他万万不会说出来,只在心中腹诽两句,既然没有兄弟的八卦,听讲史就没意思了。
    总感觉身上有蚂蚁在爬,跟在学里读书一样难受。
    不一会儿,蔡休就和李浔说了一声,去另一头看人相扑、翻筋斗、扮鬼脸,吐五色水去了。
    蔡休走后没多久,一个倒八字眉,穿着寻常书生衣衫的男子摇着扇,不断打量地走在瓦子里,张望了一圈,在李浔身边坐下,“能否拼个座?”
    李浔把桌上的茶点挪到自己这边,把半张桌子空出来。
    “请便。”
    杨中立正讲到唐明皇强娶自己儿媳的那段,“寿王妃杨氏,芙蓉面柳叶眉,成婚之后就住在寿王府上,一次去往大明宫拜见,遇见了一戴着……”
    倒八字眉的中年书生提着两包点心,一样是掺了人参茯苓白术还有几样药材滋补的五香糕,捏成了五瓣梅花形状,一样是用桃花和桃肉做成的桃子馅,外面用糍粑包裹,打开就见着一个个沾着糖粉的白圆子。
    他自己拿了个五香糕吃,又往李浔那边推过纸包,“小郎君何不也来一个?”
    李浔抬头看了他一眼,伸手拿起一个桃圆子。
    咬了一口,果然好味。
    打探了他的饮食习惯,摸清他去的地方,不过是连着去了两次瓦子听讲史,这人就来了。
    原来薛昂的儿子居然长这副模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