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太初元年(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姓……
    他怎么会不被人推翻呢?
    “你说,吕鹏有重兴姜齐的可能吗?”
    吕鹏,
    是姜齐公族的后代。
    因为太公尚在受封齐国之前,本就拥有传承自祖先的姓氏,所以称姜称吕乃至于称齐,都是可以的。
    姜齐覆灭后,
    许多原本的公族,将自己改为“吕”氏,在民间繁衍生存下来,到了东瀛仍旧有些不少的血脉流传。
    “我看他在众人之中,很有声名啊!”
    吕鹏在长安留学时,便是东瀛遣汉使中的执牛耳者,
    归国为官,也十分受先齐王的认可和倚重。
    他辅佐先王进行了一定的制度革新,也在地方上主持修建了不少水利,是朝野闻名的贤臣,也让厌恶他的齐王无法下令处死他。
    “这个谁能知道呢?”
    “姜齐和田齐要再这么换着来一次,以后怕不是要变成量子纠缠状态,在东瀛弄半个万世一系出来!”
    咸鱼吐出一口螺壳,阿巴着自己嘴说道。
    何博无所谓的说,“只要巩固祖宗根本,别被那些天生邪恶的倭人带坏了就好。”
    “……其他地方的情况,如今怎么样呢?”
    在说完了齐国的事情后,咸鱼难得主动的发问,想要了解现今“诸夏世界”的模样。
    何博告诉他,“南洋那边从上到下,都是群混吃等死的,要不是有神奇海螺天天鞭策,姬周吴指不定就要在刘汉吴的身上复苏了!”
    去年冬天的时候,
    吕宋那边的进度终于刷满了,何博得以去南洋一趟,见到了被自己抛弃许多年的可怜分身。
    当时的黄河河伯手捧着神奇海螺,询问他吴国的情况,然后很悲伤的得知:
    由于吴国的建立者,本身就是一群败犬,其开国之君更没有做一个好榜样,因此根本没有秦夏齐等同胞之国的心气志向,只想蜗居在吕宋岛上过潇洒畅快的日子。
    什么祖宗根本?
    什么诸夏同心?
    吴国才懒得管呢!
    自己爽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吴国人还用吴太伯的事例,来为自己这般行迹寻找法理——
    吴太伯,
    是周文王的伯父,周太王的嫡长子。
    因为三弟的才能比自己卓著,更生了一个姬周的“好圣孙”,
    于是太伯不愿让父亲太王为选择谁作为继承人而忧虑,自己带着二弟仲雍远走东南,于南蛮百越之地,建立起了吴国。
    为了更好的巩固统治,融入当地,太伯带头断发文身,才有了周时吴国数百年的基业。
    而巧合的是,
    姬周吴立国于水深火热之地,
    我大汉吴国也立国于水深火热之地;
    姬周吴是远奔千里建立的,
    我大汉吴国也是远奔千里建立的;
    姬周吴立国很久后,才回到中原认祖归宗,
    我大汉吴国也是立国很久后,才回到中原认祖归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7章:太初元年(二合一)(第2/2页)
    所以,
    我断发文身,
    这是在效仿先贤啊!
    凭什么说我背离了祖宗的志向!
    好在,
    神奇海螺里的寄居蟹及时打出重拳,给予这群混账玩意儿痛殴,
    这才保住了诸夏的根本,让吴国使者去长安朝贡的时候,还能束上一半的头发,而不是全都批散着,做个光膀子的花臂社会人。
    “也幸好汉廷眼下,已经组织起了船队,可以下南洋那边看看了。”
    根据齐吴两国的描述,
    大汉的贵人们知道,
    往东边去,是找不到什么资源丰富的岛屿的。
    南洋之地,却能够去闯一闯,试着开辟一下。
    实在不行,在那里找几个金矿,挖掘一笔财富,带回家鼓鼓仓库也好。
    而随着大汉脚步逐渐的延伸到海外,
    想来吴国也必须振作起来了。
    不然祖地的大腿,才不会给这群“入蛮夷则蛮夷之”的家伙抱!
    “至于秦夏那边……”
    何博顿了顿,然后告诉自己的分身,“我打算去那里多待一待!”
    他总得亲身经历,夏国念经给冥土带来的各种变化嘛!
    咸鱼不置可否,只是让他隔段时间就过来给自己传点消息。
    现在他们这些分身各据一方,很多信息要想及时传递,得靠何博这个本体跑来跑去。
    “虽然我是咸了点,但也不想自闭成个跟不上时代的老古董。”
    “偶尔还是要了解下世界形势的。”
    这样说着,咸鱼又把自己沉到了河底,打算睡觉去了。
    何博对着清澈的河水探头探脑了一会,觉得在这里钓鱼不会有收获后,也跟着转身离去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