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辩论(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8章:辩论(终)(第1/2页)
    最后,
    商鞅还是第一个到达了终点。
    他走的最远。
    因为他的法度最得魏击的喜欢,每次都给他打高分。
    毕竟这个死鬼虽然死了很久,早就不做国君了,但总忍不住沉浸在过去的日子里。
    商鞅的“以法致君”,真是让他欢喜!
    而季伍听到商鞅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打算后,虽然也没打正分,却也没有给他扣了。
    喜对谁,都是持中的态度。
    至于孟子的道,
    太过于高远,耗时也太过于长久。
    即便是喜也忍不住说,“唉,人饿急了眼,还会去吃人呢!”
    道德……
    道德当不了饭吃,也做不成衣服。
    好人也不一定有好报啊!
    当然,
    孟子是不会轻易赌输的。
    他最后用儒家的传统,向商鞅发起了挑战。
    具体一点,
    就是他企图抄着棋盘,去殴打商鞅。
    商鞅绕着庄惠二人而走,时不时转过身,对孟子报以老拳。
    惠施忍不住鼓掌叫好,
    庄周在旁边叹息,觉得要是商孟打了个两败俱伤,自己比惠施较前一步,怕是要当第一了。
    好在到底是分出了胜负——
    孟子三十岁,
    商鞅四十六岁,
    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双方都在壮年的阶段。
    更别说商鞅还带兵打过仗,
    这力度自然比孟子的武装讲学要强一点。
    于是,
    孟子的挑战失败了。
    孟轲因此很失落。
    何博就安慰他,“他现在赢了一步,以后就不一定了!”
    “反正你才三十岁,不如再多去一些地方,多跟当地的人交流。”
    “到时候说不过商鞅这个老头子,难道还打不过他吗?”
    熬老头战术,
    这可是经久不衰的一项兵法!
    转过头,却发现商鞅也很失落。
    何博疑惑的看着他。
    商鞅就说,“辩论的时候,魏击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但不是因为他支持我的想法,而是因为严苛的法度,对君主最有利罢了。”
    “我因此知道,秦国以后会成功统一天下,也会迅速消亡。”
    在君主眼里,
    既然把权力、财富都收归于手了,凭什么再将之还回去呢?
    哪怕是临时征收的赋税,后面也会变得固定,然后层层加码,直到将民众压得受不了,揭竿而起。
    而在那个时候,君主还要反问民众,“为何不做安安饿殍?”
    唉!
    人的贪欲是无止无休的,
    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商鞅对此,虽然早有预感,但秦君嬴渠梁的表现,以及对秦国倾注的心血,都让他对“秦”充满了感情。
    他有些舍不得。
    他对自己的未来做了最坏的打算,却忍不住希望后来的秦君能够改良秦法,缓和人心中的怨气,延续嬴秦的宗庙。
    “要是看开了,那就不用管他。”
    “后世秦君不愿意做,自然有人替他做嘛!”
    “如果想不开,那就未雨绸缪起来!”
    “反正现在还早着呢!”
    何博也随口安慰他。
    商鞅听完,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庄周和惠施在旁边围观了儒法之争,后者不由得嗦牙根,“都惦记起千年之后的事了,想的可真多!”
    “我能够顾及后世百年,就已经很好了!”
    庄周摊手,“想的太多,烦恼就多。”
    “所以我懒得去想现世的事,只想沉浸在自己梦里。”
    “那你的妻和子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8章:辩论(终)(第2/2页)
    庄周顿时改口,“那还是要照顾的。”
    自在逍遥,又不是舍弃人性。
    既然有了家人,自然要尽到相应的责任。
    最后,何博总结:
    “虽然各家自有论点,然而一天下之事,却是受到公认的。”
    “无论是统一疆土,还是统一人心。”
    “不统一,就要有更多的动乱。”
    “只是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是以国家为主,还是以个人为念;以结果为主,还是以过程为念,仍旧需要凭借后世所发生的事去论证。”
    说完,
    何博还笑了一声,“幸好杨朱不在,不然这场辩论,还要更加激烈!”
    杨朱,
    是道家的传人,
    但比起老子的“无为自然”,庄子的“逍遥洒脱”,他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
    所谓“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就是这位先贤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