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公子朝死(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9章:公子朝死(上)(第1/2页)
    在何博看完吵架的两天后,
    魏国称王大典正式举办,
    魏侯瑩进化成为魏王瑩。
    继而诸侯震动,不朝魏而奔齐。
    商鞅返回秦国,继续他的变法。
    只是他心中忧虑,免不了被秦君看出。
    于是秦君询问,“商君,让天下的矛头对准魏国而去,本应该高兴谋划的成功,为什么忧心忡忡呢?”
    商鞅说,“魏国衰败,秦国吞并它,已经是可以预测的事情了。”
    “我只是在担心百年之后,秦国统一天下,又该如何!”
    “我曾向您进谏过,霸道之法,适用于乱世,而不适用于治世。”
    “秦国如果想要像西周时的天子那样,享受数百年天下,就要在统一天下后,放弃霸道。”
    “但是如果他不愿意改,又该怎么样呢?”
    秦君闻言,也沉思起来。
    他并不震怒于商鞅担忧秦国享有天命的时间不会长久。
    毕竟他曾经对商鞅说过,“信君如信我。”
    而且即便天命得到又失去,那也是百年之后的事情,和他这个老祖宗有什么关系?
    周天子都只设立七庙来祭祀祖先,百余年之后,他可不一定能在宗庙中占据昭穆之位。
    但到底是嬴秦的传承者,秦君即便再看的开,也是不忍心让宗庙社稷,一点都留不下来的。
    “那你有什么想法呢?”
    放弃变法,
    这自然不可能。
    秦国就像一艘庞大的巨船,才掉头过一次,是不能在短暂时间里,又改变航向的。
    朝令夕改,
    这只会让国家变得混乱,损耗大量国力。
    商鞅说,“所以臣思虑良久,觉得西域那边,或许可以当做秦国的后备。”
    一旦中原的天命失去了,
    一些嬴秦宗族跑到西域安家落户,也是可以的。
    毕竟到了那样的地步,
    不跑就只有一个结局了。
    “何况,前年那位公子朝的消息也传了回来,听说在西域更西的地方,存在一片新夏之地,不是吗?”
    “新夏啊……”
    秦君想起从西域传回的消息,沉吟起来。
    自打开辟出通往西域的商路后,为了谋取更多利益,秦国贵人每年都会组建起人手,向那里进发。
    更不用说,还有秦君派去找人的队伍。
    而前年夏秋之交的时候,有人从西域返回,说见到了第一批去西域的队伍领袖——秦由。
    他当时惊讶于西域竟然有了不少诸夏的身影,便在那里招募起人手来,想要带回新夏去。
    随后便跟秦君派去的商队取得了联系。
    因为年长疲惫,秦由没有跟着商队一块返回秦国,但也将新夏之事,转告回了诸夏。
    而秦君并没有把一个遥远的小国放在心上。
    他只是高兴一件从先君献公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寻人行动,终于成功收尾。
    然后,
    秦君就把派去找人的钱,都砸到了商队身上,并且心想:
    总算能一心一意的挣钱了!
    现在商鞅提到新夏,自然不是说要去那遥远西方,将其取而代之。
    只是举例——
    既然公子朝带着二百人,就能获取一片土地,建立一个新国家。
    那秦国一边逐鹿中原,一边去西域,给自己布置一份家产,以防不时之需,难道不可以吗?
    狡兔尚且三窟,
    何况于秦人?
    反正西域商路的获利越来越多,
    秦国内部得利的贵人们,都在要求发动一场“西进运动”,将边上的羌人和义渠进一步的驱逐,防止这些蛮夷耽误自己挣钱的大事。
    平时这些蛮夷就像野草一样,
    长在旁边的荒地上,贵人们也懒得去将它们拔除。
    但现在荒地要用来种粮食了,怎么还能容忍杂草的存在呢?
    必须要用诸夏先人传授下来的刀耕火种的手艺,去狠狠除草!
    秦君想到这个,也忍不住点头。
    “西域之事,的确要更加重视。”
    “正好魏国称王,引起了中原诸侯大乱,没空来攻打秦国了。”
    “而变法到了今天,一些大臣对你我也非常不满,不如借口帮他们开拓商路,出兵攻打蛮夷去!”
    先让道路通畅起来,保证不会受到蛮夷的侵扰阻拦。
    以后不论是挣钱还是跑路,
    都能变得更加方便!
    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9章:公子朝死(上)(第2/2页)
    在魏国沉浸在“王业”之中,齐国趁机扩张自己在中原的影响力之时,秦国为了更好的垄断西域商路的利益,决定更早的去消灭义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