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心呢,”
    郭氏看着孙女这天真的样子,心里叹息一声,
    御宿乡那小子,好像没那么简单。
    “阿祖,正好昨日阿耶派人从洛阳送来新上市的鸡头米,三分清甜七分软糯,我们给无逸送几斤过去。”
    鸡头米,水中八仙之一,尤以苏州的最有名,白嫩甜润软糯香,这些水中珍珠产量少季节短,工序繁杂、要手工一粒粒剥壳,在吴地人心中比大肥蟹还珍贵。
    十斤蓬剥五斤子,十斤子剥二斤米。
    在洛阳和长安,这些鲜嫩的鸡头米,都是宫廷、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从苏州采办,锦盒装纳,快马快船北上。
    李逸送西域高昌葡萄,杜家回赠江南苏州鸡米,
    礼尚往来。
    郭氏却被孙女这一声声无逸叫的不满,本以为提醒李逸后,他知难而退,这事就结束了,郭氏也就没跟孙女十娘提过这些,
    现在看来,这事比想象中难办。
    这丫头,情窦初开,似乎对那小子真有些情愫了。
    “好,我让三郎送一盒鸡头米去,顺便恭贺一下李大郎赐爵封官。”郭氏道。
    “阿祖,我送些葡萄和鸡头米给六娘姑姑,顺便给无逸送鸡头米去,我还是无极小学校会的会员呢,我最近买了些纸笔,给学堂送去,顺便瞧瞧那些学生学的怎么样了。”杜十娘拉着郭氏的手臂摇晃撒娇。
    郭氏很无奈,
    “好,让三郎陪你去。”
    “三郎。”
    “夫人。”
    “拉十石麦子去,算老身给他学堂的一点点支持,顺便提醒下他,人无信不立。”
    “是。”
    杜十娘好奇的问,“阿祖你说的是啥啊?”
    郭氏拍了拍她手臂,笑而不语。
    ······
    李逸回到了罗家堡,
    村民们听说此前去服役的村民被困在泾、豳战场,既是担忧又有些庆幸,起码得到确切消息,人还在。
    生活继续,
    老师一时还没招到,
    李逸便让姬素君也暂时代课,其实她名门千金,从小也是有西席教导,甚至母亲也一样很有文化,姬氏能做诗写赋,对经史也很了解,教儿童启蒙那是绝对足够。
    就连新罗婢其实也是受到数年较好的中原文化训练的,尤其是音乐舞蹈礼仪这块就很精通。
    于是金玉漱也做了代课老师,教孩童们唱歌绘画,虽然李逸认为对穷人孩子来说,音乐绘画这些没什么用,但一旬上个一两节课也不是坏事。
    三个班,四个老师,暂时也够了。
    仍是中午上课,第二节课间,增加了个课间操。
    李逸选了八部金刚功做课间操,边教边练,
    现在一百三十多个学生了,还有不少家庭条件不错的自费生,但总体的气氛还不错,学生们大都能认真听课。
    每天的那顿饭,得吃掉一石多小米。
    好在现在校会接受的捐助不少,钱绢粮食田地纸笔,李逸让姬氏整理后记账,田、粮、钱、绢,除留下部份开支,其余的都拿出来出租、借贷,
    田租、利息要比公廨、寺庙、乡里地主们要低许多,而且优先是借给本乡的乡民们的。
    这样既能帮助乡邻,同时也能让校会的这些钱能够滚动增值,长远发展。
    现在无极学校的学田,上面赏赐的,官府划拨的,还有大家赠送的,加起来已经一百多亩了。
    可以说,仅凭这些学田的租子,一年都有近二百石租粮,就能解决学校食堂大部份的口粮。
    何况自费生还是自己交伙食费,每月还要交六斗米助学金呢。
    而校会现在接受捐赠,但要成为会员,一年就得两石粮会费。
    傍晚,
    秀芝小心翼翼的把两个土豆交还给李逸,晾晒了一天,也看守了一天,没敢离开过视线。
    李逸看了看,明天再晾一天就能种了。
    担心天寒,这两个试验品,李逸打算不直接种在地里,他到空间露台巡视一圈,搬来两个花盆。
    这两个原来是种栀子花的,买的时候花好看盆也大,满树的花苞,谁知道这玩意最不好养,没绽放就全掉花苞了,还很快就都死了,
    老婆干脆拿盆去种菜。
    现在李逸直接拿来种土豆,
    庭院里,李逸把两个盆里的土倒出来,全都敲散,然后让石头去灶房装了一筐草木灰过来,把盆土和草木灰拌勺,既增加了土肥力,也让土更松一些,种土豆的土壤就不能板结,要疏松一些最好。
    一群人围着李逸,看着他在那里弄来弄去。
    “这两个盆真好看,”
    “这是要拌土种花吗?”
    李逸举起两个土豆,“种这个,这两个疙瘩是宝贝,比金疙瘩还宝贝。”
    大家不信。
    但谁也没见过土豆,像芋头又没毛。
    “无逸兄弟,俺老郭来了。”
    门外,传来隔壁郭庄村正郭二郎的爽朗笑声,他后面跟着杜三郎,还有她妻子杜六郎陪着杜十娘,那个牙尖嘴利的丫环疏影也在。
    以前郭二郎让李逸喊他叔,现在自降一等,以兄弟相称了。
    “郭叔,杜三郎,你们怎么来了,快请进。”
    “不敢当不敢当,我们以后平辈相称,我斗胆喊爵爷一句兄弟,”郭二郎客气里带着几分奉迎巴结,
    谁能想到呢,不久前还来他家典当家当的李逸,现在居然封爵授官,待诏门下了。
    人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李逸三十天河东、三十天就河西了,真是莫欺少年穷。
    他现在都恨不得喊李逸一声叔,就是年纪相差太大喊不出口。
    杜十娘笑嘻嘻的上前来,“恭喜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呢,”
    看着这丫头,李逸再看看一旁一直看着他们的杜三郎,冲他微微一笑,杜三郎回以难看的苦笑,便秘一样。
    “老夫人让我拉来十石粟,给无极学堂的一点点心意。”
    “还有这是十娘他父亲从洛阳差人送来的苏州鸡头米,老夫人也让送来一盒给李郎尝尝鲜。”
    李逸不解,
    这时杜十娘在旁边解释,说堂兄如晦从长安送了高昌葡萄给老夫人,
    “这葡萄是陛下赏赐你,然后你送给我堂兄的,我阿祖说感谢你的葡萄······”
    看看那包装精美的鸡头米,再看着一车的粮食,还有杜十娘带来的一箱纸笔墨等文具,
    李逸仿佛看到了此时郭老夫人那纠结难受的心思。
    郭夫人这还是始终看不上他,担心他高攀了杜家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