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跑去长江看日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生偷偷塞给赵静一张纸条:“我也想画画,但我怕被人笑话。”背面画着一朵歪歪扭扭的小花,旁边写着:“它是我在垃圾桶边捡到的,但它还能开花。”
    赵静把这张纸条夹进日记本,在旁边写下:“火种已播下,只待春风。”
    几个月过去,项目逐步扩展至二十所学校。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南方教育周刊》以《一场来自边缘少年的教育革命》为题进行专题报道。有评论写道:“这些曾被视为‘失败案例’的孩子,如今成了心灵教育的引路人。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抹去伤痕,而在于将伤痕转化为照亮他人的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之喝彩。
    某天早晨,赵静收到一封匿名邮件,标题只有两个字:“警惕”。正文写道:“你正在煽动未成年人挑战权威、质疑家庭、否定传统价值观。艺术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请立即停止这种危险的心理诱导。”
    她盯着屏幕良久,最终将邮件截图转发给了团队所有人,并附言:“这是我们在做正确事情的最好证明。”
    当晚,孩子们聚在一起,决定用行动回应质疑。
    他们在工作室举办了一场名为“逆耳之声”的小型展览,展出的全是曾被否定、撕毁或藏匿的作品:一幅被父亲烧掉的同性恋主题油画复制品、一本被老师没收并批注“思想阴暗”的诗集、一张因揭露校园欺凌而遭围攻的漫画……
    每件展品旁都附有一段文字:“你说我不该画这个??可这就是我看世界的方式。”
    展览开放仅半天,参观者络绎不绝。一位退休教师留言:“我教书四十年,第一次意识到,所谓‘负能量’,可能是孩子唯一能发出的求救信号。”
    风波渐渐平息,而改变仍在继续。
    春天来临之际,林晓的母亲正式出院,搬进了社工机构协助申请的过渡性安居房。搬家那天,林晓带着全班同学来帮忙。他们用彩带装饰房间,在阳台上种下茉莉花苗。张磊送来一对泥制风铃,挂在窗前,风吹过时,发出清脆如歌的声响。
    赵静站在门口,看着这群少年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搬迁,更像是一场仪式??把过去沉重的记忆留在旧屋,把希望种进新生活的土壤。
    几天后,她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有人说,教育是为了让人适应世界。可我认为,教育更重要的使命,是让世界学会适应每一个人。
    >
    >当我们不再急于修正‘异常’,而是学会倾听‘不同’;
    >当我们不再要求孩子‘听话’,而是鼓励他们‘说出真相’;
    >当我们愿意相信,那些颤抖的声音、歪斜的笔触、破碎的画面背后,藏着一颗不肯屈服的心??
    >那么,疗愈就已经发生。
    >
    >这些孩子教会我的,远比我教给他们的多。
    >他们让我明白,所谓‘重启人生’,不是回到原点,而是带着伤痕继续前行;
    >不是忘记痛苦,而是学会与之共处;
    >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正常人’,而是勇敢做回真实的自己。”
    春风吹过阳台,茉莉花苞悄然绽放。赵静合上日记,打开电脑,回复了一封来自西部山区教师的信:
    “您好,感谢您的分享。我们这里条件有限,没有专业设备,也没有心理老师。但我们有一间空教室,几个爱画画的孩子,和一面斑驳的墙。我想试试看,能不能也办一场属于我们的展览。名字都想好了??《山那边的声音》。
    请您告诉我,第一步该怎么做?”
    赵静微笑着敲下回复:
    “第一步,打开门,让他们进来。
    第二步,蹲下来,听他们说。
    第三步,相信他们,本来就有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