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到了高三下学期,时间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走读生都没工夫回家吃饭。
比如中午12点放学,12点半就是午自习。
只有半个小时用来吃饭,而且还包括排队时间,以及教室和食堂来回跑。真正用于吃饭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十五分钟。
特别牛逼的人物,两分钟解决战斗,都不带嚼的就往下吞。
边关月很不适应!
正是午自习,班主任刘淑英喊道:“陈贵良,出来一下。”
陈贵良放下卷子走出去。
刘淑英说:“龙都日报的记者来了,你跟我去校长室一趟。”
龙都市现在就这一份报纸,区县报纸已经停刊,晚报暂时还没有创刊。
“陈贵良同学来啦!”
严校长笑眯眯站起,显得格外和蔼可亲。
这不是装出来的,平时向来如此,就没见他发过火。
去年政绩斐然,出了一个全省理科状元,成功把学校升级为省重点,举办百年校庆请回大量知名校友。又借郭小四把学校名气打出去,青少年环保创新项目也全国第一。
再过两年,他就要当官去了。
“校长好。”
“这两位是袁记者、熊记者。”
“袁记者好,熊记者好。”
袁记者三十多岁,文字记者。熊记者四十多岁,摄影记者。
他们跑来采访,纯属走个过场,顺便领一两百块钱的车马费。学校不给钱也行,他们也不会说啥,给了自然关系更融洽。
还有就是给陈贵良拍张照片。
至于报道内容,学校早就写好稿子,记者拿回去改一改就行。
具体采访的时候,陈贵良无论说什么,都基本不可能见报,除非特别有利于学校形象。
小地方的日报就这样,和谐为重。
所以,采访经过就不提了,全都是一些正确废话。
拍完照片,领钱闪人,两位记者还有别的采访任务。
记者和班主任一起离开,严校长把陈贵良喊住,跟自家长辈似的说:“高三下学期,学习任务重,你还适应不?”
“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都很好。”陈贵良好像在答非所问。
严校长赞许道:“相比高二的时候,你成熟了许多。”
陈贵良道:“人总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
严校长更加满意:“自主招生考试需要的个人资料,学校已经帮你准备好了,你们刘老师下午就给你。决定好读哪个大学了吗?”
“还在等清北的消息,他们需要开会讨论。”陈贵良说。
严校长道:“月底有一些媒体要来。普通的采访,效果可能不好。如果开记者会,又有些小题大做。你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古文功底?”
陈贵良仔细想了想:“我在多媒体教室,讲一趟语文课如何?既展现学校的软硬件水平,又能凸显自己的古文功底。”
“怎么讲课?”严校长来了兴趣。
陈贵良说:“老师和学生,自愿来多媒体教室听课,那些记者也坐在下面旁听。围绕语文课本的错误来讲,肯定有话题性,记者们也觉得新鲜。”
严校长诧异道:“语文课本有错误?”
陈贵良点头说:“《滕王阁序》有一句注解错了,导致学生对整篇文章都理解偏差。”
严校长道:“你详细说一下。”
……
关于提升陈贵良话题度的契机,是《西华都市报》那篇文章吗?
不全是。
真正的契机,来自高考和招生改革!
官媒已经领会到上面的精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抛出教育公平话题。
包括南周那篇文章,也是在顺势而动。
春节过后,相关舆论进入第二阶段,陆续曝光高考和招生舞弊旧案。
未来人人喊打的柴女士,如今还是为民请命的好记者。她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揭露了某顶级音乐院校,在这次艺考当中玩黑幕。
有重大失误的考生排名靠前,表现优异的学生却面临淘汰。
节目播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违规考试和招生事件,被电视台和报纸曝光出来!
就连新概念作文大赛,也被推到风口浪尖。
韩韩补考都被翻出来炒冷饭,矛头直指第一、二届被保送的获奖者。
此时此刻,《南周》再发一篇文章,讨论名校争抢陈贵良的合理性。即一个学生文章写得好,真就有资格被抢着特招吗?
陈贵良瞬间变成舆论焦点!
笔仗开始了。
《南都》拿到接力棒,又玩起老一套:刊登读者来信。
从民国到当代,所谓的读者来信,讨论火热时可能是真的,但刚开始都属于自导自演。
先冒充读者,写一封反对信。再冒充读者,写一封支持信。而且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