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晚上有空吗?”
“有。”
“腐败,AA。晚上七点半,南门集合。”
“OK.“
这是在跟辅导员龙翔进行短信交流。
至于“腐败”,则指不吃食堂,跑去校外聚餐。
如今的北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大概三五百。超过500块的属于有钱人,低于300块的比较节俭。
去南门外海吃胡喝一顿,对学生而言已经算“腐败”。
元培班140多人,被分为14个“十人小组”。
陈贵良所在的小组有11人,6男5女。自打开课之后,就没私下聚齐过。小组辅导员龙翔师兄,应该是想让大家聚一下。
今天是9月24日,开课第二周的星期五,再过几天就要国庆放假了。
陈贵良整天累得够呛,在多个院系之间来回听课,还要跑去科技园跟郭枫沟通。
郭疯子直接住在办公室,天天做校内网开发,别说去教室上课,他现在连宿舍都不回...………
此时此刻,404宿舍里,只有陈贵良一人。
大二的闵师兄,拉着蒋君来去自习室了。
前者报了18门课,后者报了20门课。只要晚上没课,他们就会跑去自习室,复习白天所学的内容,并按老师要求阅读相关书籍。
陈贵良又累又无聊,给元火社的李航打电话:“李航师兄,三国杀画得怎样?”
李航得意说道:“曹操和刘备已经画好了,我正在画孙权。”
半个月时间,你特么跟我说只画好了曹操和刘备?
算了,不生气,人家平时还要上课。
陈贵良用商量的语气说:“李航师兄,我急着印刷卡牌。要不你在元火社再找几个人,大家分工协作加快进度,价钱我可以给你们翻倍。
“好......吧。”李航有些失落。
这是他第一次有偿绘画,抱着艺术创作的心态在搞,务求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
结果才画两张,甲方爸爸就催进度了。
陈贵良挂断电话,又给《萌芽》胡玮时打过去。
“玮时姐,《明朝那些事儿》的前三万字,我已经发到你电子邮箱。”
“我下午就看过了。创作角度非常新颖,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写历史。但《萌芽》的读者,以中学生为主,他们会喜欢看吗?”
“他们刚好是这本书的读者群体,我觉得可以。当然,玮时姐如果不满意,我就放弃在《萌芽》连载。”
“这样吧,我尝试发两期。反响好就继续发,反响不好就腰斩。如何?”
“可以。《萌芽》连载之后,我多久可以把已连载的内容发到论坛上?”
“一个半月以上。”
“好。请每期尽量多连载一些字数。”
“看排版吧。”
《萌芽》的长篇小说连载,每期大约2万字??????上下浮动5千字,根据排版来决定。
《萌芽》连载一期的内容,够陈贵良在论坛分成十章来发。
周末该去搞一台电脑了,郭枫的电脑搬去办公室,宿舍里没电脑实在不方便。
估摸着时间,陈贵良出门聚餐。
有几个同学,早早就在校门口等着。陈贵良都认识,也记得他们的名字,但可能真人和名字不能完全对上号。
眉清目秀的赵贝贝同学也在。
这家伙男生女相,陈贵良倒是印象深刻。
龙翔师兄距离约定时间两分钟抵达,一路喘着粗气小跑过来的,见面就喊:“腐败,腐败,今晚大吃大喝!”
他带着大家去南门外找馆子,并没有吃烧烤。
总共12人,一张桌子坐不下,两张方桌拼起来。
菜还没上,龙翔就站起来举杯:“今天是我们小组第一次聚会,先来干一杯。不会喝酒的同学,可以喝茶喝饮料。”
“干杯!”
碰杯之后,重新坐下。
龙翔说:“估计大家都还认不齐。今晚重新认识一下,顺便分享自己这两周的经历和感想。当然,不想说的事情可以不谈。”
“我先来吧。”
“坐着讲就可以。朋友聚会,别搞得像作报告。”
一个戴眼镜的矮瘦女生说:“我叫江毓秀,吴越人。我报了16门课,每一位老师都讲得很好,我一堂课都舍不得落下。另外,我还加入了五四文学社、山鹰社、话剧社,并参加了这三个社团的活动。我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
实。我的感想是,北大为我们提供了无数优秀资源,我们不能浪费自己的青春………………”
16门课里加3个社团,那大男生够能折腾的。
一个接一个发言完毕,卫贵厚发现小家都挺能折腾。
而我陈小侠,是报课数量最多的一个!
“元培班,该他了。”龙翔微笑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