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桐木溪,清水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上面拿东西给盖好。
    宁建国则在这砍了些小杂树,给捆成了两捆,再找了一棵比较大点的树当杆杆,插着这两捆柴担回去。
    宁建国所在的地方,叫做桐木溪,因溪流两侧的谷地长满了野生的桐树而闻名。
    在这里生活的人,他们祖辈都是很久以前躲避战乱而逃进这深山中的,以前居住在白马山山顶的几个小湖泊旁。
    因为不堪大风的侵扰,后面慢慢的迁徙到了下方的谷地和两侧山腰上,原先祖辈生活的地方就又慢慢恢复成就原始森林。
    后来又有不少人迁徙到了这里,慢慢的在这形成了一个不小的聚居地。
    一共有四个村子,宁建国所在的村子就在这片谷地的最上头,因为大家都习惯把桐木溪叫做清水河,所以他们村子叫清水河村。
    说是两山之间的一条溪流,可这条溪流一点都不小,最窄的地方都有二十多米宽,宽的地方得有上百米。
    平时的流量并不是很大,能看到河道中四处裸露的石头,一到下大雨,两侧山间水都汇集到此,水流量瞬间暴涨十倍都不止,席卷着杂枝枯木浩浩汤汤向下游奔去。
    人们希望它能不发大水,水一直是清的,所以就叫它为清水河。
    这里位置偏僻,在雪峰山深处,属于宝庆府地界,不过这里已经是最边缘的区域。
    算起实际距离来,到隔壁市鹤城还要更近一些,后世他们看天气预报,都是看鹤城的。
    离最近的小镇,有十二里山路,走路去要两个小时,至于去县城,那就更远了,有一百八十多里。
    早些年间,他们这里四个村子,还是一个大公社,不过从今年开始,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公社改划为乡镇,就一同并到了隔壁乡镇。
    还是公社的时候,集体一起出工出力,修了一条去镇上的土马路,大概有个五米宽,不过只到原公社那里。
    后来又和清水河下游隔壁县的一个乡镇给联通上,从那时起,这大山深处的人也算是同外界连接上了。
    这条土马路是沿着清水一侧修建的,联通不到另一侧,估计是这里撤乡并镇,上面给了些资金,今年会在清水河上修一座三米多宽的石拱桥,马路才联通清水河两岸。
    不过这些东西,还有他自己一人知道,上面都还在准备撤乡并镇的事情,建桥的事还要等四月份。
    等到那时候,自己老爹就不会觉得自家田地要了那里是亏的。
    现在要他说,也只能拿反正砍不到柴,还不如要片荒地拿来当借口,总不能说自己早就知道要建桥吧。
    他们这一路回去,一个人也没遇到,这个时候还冷,大家基本都在屋子里待着。
    只要不是像宁建国这种喜欢到处溜达的,一般没什么人出来。
    没人出来更好,遇上人了,搞不好就知道他们今天干啥去了,要不了几天,全队都知道他们挖到了竹鼠。
    搞不好就会有几个脸皮厚的人,借口跑到家里来玩,给蹭上一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