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复仇!洋大人!玄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们回到家中,便立刻严厉警告家人和下人,日后与大明的人打交道时,务必小心谨慎,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冒犯都绝不能有,否则,必将大祸临头。
    从那以后,整个暹罗的集市,风气都为之焕然一新。
    以往普遍存在的歧视与欺辱大明人的现象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与恭敬有加。
    每一个暹罗人深知,大明的威严不容侵犯。
    大明的百姓,绝不是他们能随意欺侮的。
    曾经,但凡有大明的商人前来暹罗采购货物,当地的土著就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绞尽脑汁地抬高价格。
    他们把大明商人视作待宰的“肥羊”,抱着能敲一笔是一笔的想法,报出远超实际的价格。
    恨不得对大明商人“敲骨吸髓”,将他们身上所有的钱,全部榨取干净。
    更过分的是,稍有不合他们心意,这些土著便会仗着自己身处本土的优势,露出狰狞的面目。
    他们或是恶语相向,或是摩拳擦掌,对大明商人进行人身威胁,试图逼迫商人就范。
    一个个皆是嚣张跋扈无比。
    大明商人远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面对这种无理的刁难,很多时候只能无奈地咽下这口气。
    他们心中满是愤懑,却又没有什么办法。
    好在从暹罗采购大明所稀缺的物资,运回大明境内售卖,利润往往能高达数十倍。
    正是这诱人的利润,让商人们甘愿冒险,承受这些折腾。
    但这些风险,自然也被精明的商人们算入了海外经商的“成本”之中。
    如此一来,最终售卖物资时,价格便居高不下。
    普通百姓想要购买这些物品,往往要花费不菲的钱财。
    然而,如今,随着大明军队的到来,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暹罗街道上的店铺和摊贩,只要一看到大明的商人前来采购,态度立马变得热情似火。
    他们满脸堆笑,就像接待尊贵的上宾一般,言语客气,举止恭敬。
    在价格方面,也变得极为公道,再不敢像从前那样随意哄抬物价,随意“宰客”。
    毕竟,暹罗朝廷已经三令五申,谁敢破坏明暹之间的友好关系,必将受到严惩,绝不姑息!
    以前,暹罗土著和大明商人发生冲突时,不论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也不管谁对谁错,当地官府总是毫无原则地偏袒暹罗土著。
    大明商人有理也无处说,只能吃哑巴亏。
    可现在,情况却截然相反。
    一旦再有类似冲突发生,暹罗官府不仅不会偏袒本地人,反而会对那些不长眼的土著进行严厉打压。
    官府的人心里清楚,若是得罪了大明来的人,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他们都得罪不起,你一个小老百姓竟然敢去得罪,这不得狠狠教训这些不长眼的家伙吗?
    没错!
    现在,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大明百姓,在暹罗百姓乃至暹罗官府的眼中,那也是高高在上的“大人”,是来自海外大明的尊贵“洋大人”!
    此事在暹罗百姓中口口相传。
    暹罗人很快都明白,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大明的“洋大人”。
    破坏明暹友谊的帽子,谁也戴不起!
    哪怕就是官员,在大明来的“洋大人”面前,也要乖乖低头。
    不过,大明的百姓,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大多心地善良、为人老实。
    他们并不会因为自己在暹罗被尊为“洋大人”,便仗势欺人,欺负本地土著。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在异国他乡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能好好做生意,就心满意足了。
    生意人嘛,和气生财!
    若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莫说金银财宝,便是半粒稻米也难入囊中。
    须知道,凡行商最忌跋扈之态。
    眉梢眼角的风仪,举手投足的涵养,皆是能换真金白银的买卖。
    太过霸道,只会把潜在的生意伙伴都吓跑。没了生意,自然也就赚不到钱,这道理最浅显不过了。
    何况,大明朝廷早有明训:凡大明子民跨海经商,青衫罗缎俱是国之颜面,一言一行皆为天朝威仪。
    出了大明的国门,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不再仅仅代表着个人,而是承载了大明的国家形象。
    大明朝廷承诺,会全力保护每一个在外的子民,绝不让他们受到丝毫欺凌。
    但相应的,子民们也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的素质和形象。
    绝不能让海外那些蛮夷之邦,对大明产生咱们缺乏教养的误解。
    相反,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大明的子民都是受过圣人教化的,知礼仪、懂廉耻,举手投足间尽显风范。
    如此,方能让海外蛮夷,对每一个大明人都心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