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既然自己如此,皇帝的出行自然更得高人一等。
否则,若官员的仪仗竟比皇帝还气派,岂不是僭越犯上,大逆不道?
其二,便是官员们不愿皇帝轻易出宫。
在他们看来,皇帝就该稳坐深宫,安心做个高高在上的象征,最好永远别踏出宫门半步。
儒家经典里常提到的“圣王垂拱而治”,便是他们的托词。
这话听着高雅,可意思却再明白不过。
皇帝啊,您不必费心劳神去操持国事,只需端坐龙椅,把政务交给我们这些臣子就够了。
治国方略,自有我们这些饱读圣贤书的臣子来定夺。
您呢,只要慧眼识人,选好臣子,然后信任我们,放手让我们去干,天下自然太平,您何必亲自奔波呢?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却是千年以来无数儒生心中的理想图景。
皇帝高居庙堂之上,做个无为的吉祥物,而他们这些读书人,凭着满腹经纶,被天子选中,施展抱负,治理天下。
说白了,就是夺皇帝的权!
于是乎,皇帝出行的礼仪被他们设计得繁琐无比,排场铺张得令人咋舌。
一趟出行,耗时耗力,耗财无数,皇帝自己也被各种礼仪规矩约束得极不自在,不堪其扰,渐渐便懒得出宫。
官员们的目的,也就悄然达成了。
朱允熥对这套把戏洞若观火。
他可不愿被这些陈规陋矩束缚手脚。
新政推行之际,他借着革除朝廷积弊的名义,顺势将这套繁复的出行礼制彻底改了。
朱允熥下旨,凡官员出行,仪仗一律从简。
昔日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耀武扬威的旗牌,皆被尽数裁撤。
取而代之的,是低调而务实的出行方式,既不扰民,也不耗费无谓的民脂民膏。
当然,他也并非一味简化。
该有的护卫措施不仅未减,反而更加严密周全。
毕竟,官员的人身安全,还是要保证的。
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日常出行,他摒弃了繁复的仪仗。
不再有那些杂乱无章的礼仪规制束缚身心,只要安保措施滴水不漏,出行便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为此,朱允熥特意组建了一个专司护驾的机构,名为“天枢司”。
其成员皆是从锦衣卫、刑部护卫司以及新军亲卫旅中精挑细选的精锐,个个身手不凡,忠诚可靠。
曾经遭遇暗杀的经历,让朱允熥对自身安危格外警惕。
……